第224章 收获的季节(/)

    新年刚过,陆续有新人入户华亭,有魏王这个亲王的身份镇着。

    走人的当地父母官,只能磨磨嘴皮子。

    好在人不是集中一个地方,不然当地的官员早就不干了。

    治下没有百姓,那能叫官员吗?

    新来的人员,正缓缓的填充水师离开的空缺。

    当然船厂那边,慢慢的步入正轨,短时间内,也不会需要三千工人。

    随着人口的增加,华亭县的等级,一下子从下县,直接变成上县。

    马宾王的官职也变成正六品,下面的县丞县尉,在官阶上也都相应提升。

    其中县尉史大明是最高兴的,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跟着范进举犯浑,不然哪来连升两级的好事。

    二月初,砖厂那边传来好消息,大型窑炉的烧砖工艺,终于成功。

    不仅节约了劳动力,在效率上,是之前土窑十几倍。

    这样一来,减轻了很多压力。

    为了赶上建筑队用砖的速度,之前的土窑,基本都没停歇过。

    最终只能算是勉强赶得上。

    可随着建筑队人数的增加,他们的出砖速度,明显落后了。

    此时大型窑炉的成功,很是及时。

    李泰为此,不仅到砖厂,将砖厂的员工夸赞一遍,大手一挥,就是钱财方面的奖励。

    砖厂的匠工们纷纷叫好,没有什么比奖励钱财,来到最为爽快。

    说到砖厂,水泥厂那边,也不得不稍微提下。

    因为现在有了水泥,在盖房子方面,肯定是水泥以及砖瓦放在一起使用,将以前的泥巴,全部弃用。

    水泥除了用在盖房子方面,码头那边也用上了。

    不仅将去年的码头重新翻造,而且李泰又野心勃勃的重新建造一个更加的码头,作为海关收税的码头。

    毕竟去年的码头是水师与船厂共用,不可能用来装卸商品货物。

    不仅如此,公路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但因为人员的问题,现在只是小打小闹,仅在工坊之间铺上水泥路。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人口,以及入户籍人口的增加。

    必然会加大对公路的投资。

    三月的时候,秦天佑欢喜若狂的跑到军营。

    新年之后,李泰也一直没放弃对将士们的训练,只是偏重点有所转移而已。

    而且伙长的考核已经开始,魏王说话算话,更让将士们积极训练。

    见到魏王时,秦天佑异常激动,半天才说一句:“殿下,炼钢成功了。”

    听到炼钢成功了,李泰亦非常欣喜,但他还保持着冷静,问道:“出钢率与现在的大唐相比如何?”

    被李泰这么一问,秦天佑突然冷静下来,他才知道,自己与殿下想法是不一样的。

    对于自己来说,能将钢炼出来,就是成功。

    可对于殿下来说,若出钢率低于大唐的水平,就是失败的。

    秦天佑尴尬的挠挠头,回道:“殿下,其实草民也不知道大唐现在的出钢率是多少?”

    秦天佑以前只是个打铁的,对炼铁这一块,真懂的不多。

    若没有殿下的计划书,自己怕是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李泰有些遗憾,还是问道:“你难道就不能问问知道的人?炼钢厂里,就没有以前会炼钢的人?”

    秦天佑猛的拍大腿,说道:“殿下,这是怪草民,看到出钢了,太过激动,就想着向你汇报,忘了问了。”

    李泰不由翻个白眼,自己将他提为炼钢厂厂长,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前来向自己汇报,居然连最基本的都没搞懂,这不是个好下属啊。

    李泰叹口气,摆摆手道:“你也先别说了,本王正好去你们炼钢厂看看。”

    到了炼钢厂之后,果然是有懂行的,告诉李泰,这出钢率,大概是现有大唐最好工艺的六七倍左右的样子。

    听到这个李泰终于松口气,总算没白费自己的计划书。

    炼钢的成功,也让李泰放下一件心事。

    临走前,李泰鼓励他们他们多创新,争取将炼钢术,在提上一层。

    又是一场散钱之旅,虽损失了钱,后面带来的收益将会更多。

    四月份时,从杭州茶庄,给李泰送来第一份炒茶。

    对于茶,李泰只知道龙井茶的产地,去年卖盐后,在大肆采购时,这茶也是在计划范围内。

    李泰就让人在西湖龙井村周围,圈下了来,作为茶庄。

    至于如何去炒,李泰也不知道。

    但既然是一个炒,李泰就让茶庄的人,不断的去尝试,总归有成功的时候。

    可惜这样的尝试,采出来的茶叶,十之,就浪费了。

    茶庄的人见此,都很心痛,那可都是上好的茶叶,就这样白白被浪费了。

    这可是魏王的命令,他们也只能忍痛接着。

    皇天不负有心人,无数次的失败,终于让他们炒出合宜的茶叶。

    最后,送到李泰手上,仅有一斤多茶叶。

    李泰第一时间,吩咐侍卫烧水泡茶叶。

    随着茶水入口,李泰终于感受到后世茶叶的那种味道。

    至于好坏?

    李泰得承认,自己还不是合适的品茶者。

    杜欣去长安了,还带着四名n,剩下的许涵依等人,在春暖花开之际,也没有闲着。

    重启香水的制造,毕竟华亭这边资源有限,在出产香水的量上,完全比不上长安香水工坊。

    因为量小的缘故,代理商也没来华亭取货。

    李泰只能每隔一个月,将香水通过水运,送到长安。

    两个月的时间,就将去年订购的香水,全部补齐。

    接下来生产的香水,将全部交由代理商。

    杜欣在长安过的也不错,没有人因为她的身份,敢欺负她。

    毕竟魏王在他们临走前,交待过将士们,要好好照顾她们,给杜欣她们省去不少麻烦。

    竞争哪里都有,没有魏王的叮嘱,杜欣她们也不会这么自在,除了制香水,也没有其他事情。

    其他工坊,有成功的,也有还在继续研发之中的。

    比如白糖,依然在研发之中,没有突破性进展。

    成功的却占大多数,如造纸,方法没大变,可是工具的变化,同样带来质变。

    新年后的这几个月来,是李泰收获的季节,也是华亭收获的季节。

    人口增加,百姓收入增加。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