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热销!热销!(/)

    最新网址:www.xs.fo

“开千里马,享成功人生!”

    “一马当先,引领时代风潮!”

    “商务新座驾,成就千里行!”

    “动力千里马,驰骋新天下!”

    “品质如金,驾御随心!”

    九月底,起亚的汽车广告先后登陆央视,以及北上广深当地的电视台。

    营销路线,央视主打全覆盖,北上广深属于精准营销。

    定价近二十万的汽车,毕竟不比普通的日常消费品,没必要跟快消品一样,大举进军下沉市场。

    时代不一样。

    2000年落地价十八万的汽车,在大多数人眼中,妥妥地豪车。

    比后世的什么BB,还要豪华。

    当然。

    在一部人眼中,开这种车,属于是掉档次的行为。

    90年代,千禧年之处,国内的消费也是双轨。

    汽车、奢侈品,以及一些洋品牌,诸如耐克、阿迪等等,他们的价格都是对标国际。

    不过。

    这批人并不是起亚汽车的目标用户,人家追求的是虎头奔,是宝马。

    起亚汽车的目标客户是新晋中产,以及一部分薄有家资的年轻人。

    略微领先时代的外观设计,对准的就是他们。

    除了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尤其是汽车杂志,以及机场订阅的杂志,也是起亚的营销主战场。

    随着广告的投放,很快,北上广深的线下门店迎来一波又一波客流。

    既然打开门做生意,起亚不可能只生产一款车型。

    那是互联网转型的新能源车玩法。

    那么玩,也是因为积累不足,产品线不够用,起亚虽然是刚刚进入华夏的车企。

    但起亚不是刚发展的新公司,之前的一些产品,部分被国产化。

    李杰做主的企业,当然不会搞什么‘双标’玩法。

    高价低配?

    不存在!

    该有的东西,都有,质量甚至要比韩国本土生产的更严一些。

    不允许糊弄!

    目前,起亚主力车型一共是三款。

    旗舰是千里马,偏舒适。

    中档产品是K1,主打一个皮实耐操,走的是性价比路线。

    最后一款是紧凑型的1。

    价格也是最便宜的一款,落地价只需要8万,类似、甲壳虫的缩小版车身,外观偏可爱风。

    适合都市白领。

    线下门店客流暴涨的同时,订单量也慢慢多了起来。

    平均每进店100个客人,就有七个人下单!

    跟那些老牌车企比,这个下单率虽然低了一点,但对于一个新品牌,还是试营业期间,能有这个数字,已经很不错了。

    转眼,半个月过去。

    各大门店的数据陆续出炉。

    十月份,四家门店累计下定375辆!

    成交金额4387万!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时间进入11月,起亚汽车之前赞助的影视剧,陆续播出。

    客流量又小涨一波。

    与此同时,东风悦达起亚的经销商加盟大会也是开了一波又一波。

    全新的4S店模式,集汽车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信息反馈于一身。

    是的。

    日后随处可见的4S店,此时还是一大卖点,眼下很多汽车的销售和售后并不在一块。

    虽然起亚不是第一家发起4S店的品牌,但根据眼下的市场,算在第一批,绝对没问题。

    如果具体到城市,很多城市目标还没有4S店。

    一旦开业,那就是全城第一家4S店。

    国外的新模式!

    高大上!

    类似的营销方案虽然有操弄情绪之嫌,但谁家营销不是这么干的。

    很多人都是激情消费。

    连情绪都调动不起来,还打什么广告?

    10月底。

    起亚汽车一连签下五家加盟商。

    合同一签下,市场部的团队立刻前往经销商所在的城市,从选址到设计,包括后续的运营管理,起亚全流程打通。

    不同意一些外资品牌的傲慢,起亚汽车营销部门的员工,一个个都客气的不行。

    甭管是国内招来的,还是从小西八调过来的员工,谁敢‘傲慢’,发现一起,解决一起!

    一定要让那些经销商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受重视。

    这年头,能掏出上千万加盟4S店人,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这些人的社交圈大多不局限于本地。

    只有让他们赚到钱,口口相传,才能打开所在省的口碑、市场。

    忙忙碌碌间,时间跨入2001年。

    这一年,国际上最大的事,莫过于9月份的那场袭击。

    类似的重大节点都是赚钱的好机会。

    外汇市场,任何一点细微的波动,都能被无限的放大,李杰辛辛苦苦操盘一整年。

    账户里的现金流不过两亿美刀。

    不过,要是扣掉买下起亚,投资悠游、企鹅等公司的钱,他的收益是四亿美金。

    收益很一般。

    这也跟李杰的行程有关系,他不是天天盯盘,天天快进快出。

    “阿爸,新年快乐!”

    陈亨俊和陈道俊兄弟二人,齐齐举起酒杯。

    “嗯。”

    李杰笑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和去年一年,今年元旦,他们兄弟两个也从小西八飞了过来。

    “道俊,我听亨俊说,你谈一个检察官女友?”

    放下酒杯,李杰稍微关心了一下小儿子的感情生活。

    闻言,陈道俊瞪了陈亨俊一眼。

    怎么什么都说?

    还没确定的事,也往外说?

    一旁,李海仁眼前一亮,立刻盯住小儿子。

    “爸,妈,只是刚认识而已。”

    “女孩是哪里人?多大了?有没有照片?”

    然后,李海仁发起夺命三连问。

    不论哪里的母亲,碰到儿子交往女朋友,大多都是这种反应。

    “……”

    陈道俊愣了愣,而后还是道出了徐敏英的相关信息。

    得知对方是首尔大学法律系毕业,李海仁连照片都没看到,心里已经满意了。

    能考进首尔法律系的学生,不可能差。

    那可是最最难考的专业。

    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她爸是汉城地检的徐次长吧?”

    小西八的检察系统和国内不一样,它分为大检察厅、高等监察厅,以及地方监察厅极其支厅。

    其中,大检察厅级别最高,高等检察厅则是负责特定地区的特定案件。

    地方检察他是市级行政单位。

    不过。

    汉城是小西八首都,能在汉城地检担任次长,俨然是人中龙凤中的龙凤。

    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徐敏英,入职检察系统自然毫无难度。

    晋升,那也是按部就班。

    “爸,您知道?”

    陈道俊很是惊讶,他以为自己藏得很好,而且,徐敏英的身份,也是他择偶的一环。

    有没有自己人,很重要。

    “嗯,听人提过。”

    李杰随口编了一个理由。

    “你要是真想谈,那就好好谈,别在外面拈花惹草。”

    “……”

    完了!

    老爸连毛贤敏的事都知道?

    虽然陈道俊和毛贤敏什么都没发生,但确实有点纠缠不清,对方一心想要上位。

    连婚期都被她‘拖延’了。

    其实,陈道俊要说一点都不心动,那是骗人的话。

    他也是男人。

    如果不是大嫂的身份,如果不是对方太野心勃勃,即使他不会跟她在一起,打个友谊赛什么的,也就打了。

    “爸,我知道了。”

    此时,陈道俊对老爹的态度也变了。

    只觉得高深莫测。

    不。

    从一年前开始,他的态度就变了,现在只是更进一步。

    比如,他没有继续进攻,这就是老爹教的东西。

    太急了,不好。

    不过。

    局他已经布下了。

    陈动基在奇迹公司安排的内应已经被他策反,现在传过去的一些投资组合,都跟航空股有关。

    航空、保险、酒店、旅游都是他当下重仓的行业。

    迈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路机构、资本也很看好这些行业。

    大量资金涌入,股价一直在稳定上涨。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些行业的股票会一直涨下去。

    然鹅。

    9月份的那场意外,除非是重生者,不然,不可能预测到那种黑天鹅事件。

    彼时。

    相关股票都会被重创。

    以二叔陈动基的性格,损失怕不小。

    等他资金发生困难。

    就是奇迹公司出手之时。

    然后。

    一点一点蚕食,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老爸说得对。

    他还年轻。

    没必要那么急切。

    欲速则不达。

    这是他最近读华夏古籍学到的新词。

    是夜。

    李海仁按捺不住好奇,事后问起了儿子的事。

    “欧巴,你跟道俊说的那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脚踩两条船?”

    “如果是呢?”

    李杰笑着打趣道:“那你会怎么处理?”

    “额。”

    这个话把她问住了,站在女性的角度,她当然不希望男性脚踩两条船,但除了女性,她还是一个母亲。

    眼见李海仁不语,选择已经很明显。

    “欧巴,你可不能那么干。”

    半晌,李海仁搂住李杰。

    “……”

    李杰懒得回应她。

    在大多数世界,他都是很洁身自好的,除了偶尔放纵放纵。

    眼看丈夫沉默不答,李海仁不免有点多想。

    难道欧巴也变质了?

    不会吧。

    真那么干,她该怎么办?

    或许,可能会默认吧,只要不离婚,她肯定会忍。

    胡思乱想了一阵,李海仁沉沉睡去。

    接下来几天,两个小崽子都在苏省陪着他们过新年,直到七号,他们才走。

    他们一走,李杰又忙了起来。

    元旦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节日,但农历新年就不一样了。

    那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

    没有之一!

    而汽车在某种意义上,又是身份地位、收入的象征。

    就像年前理发店生意特别火爆一样,年前的4S店,也是成交量最大的一段时间。

    为了迎接新年,起亚汽车启动了一轮促销计划。

    不是降价。

    而是附赠大礼包。

    价值两万、一万、五千的保养套餐、车膜、倒车影像等大礼包一出,订单猛猛涨了一大截。

    其实,这些套路那些合资车企、大品牌不是不懂,他们只是不愿意做而已。

    说白了,还是有点傲慢。

    自持品牌力,不肯放下身段迎合华夏市场,迎合华夏消费者。

    直到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经历一阵暴打,合资车企、大品牌才放下身段,积极拥抱市场。

    言归正传。

    在一阵洋品牌十分高冷的当下,起亚的组合拳,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看到各地传来的捷报,李杰都有点意外。

    同比上月,订单量暴涨220%。

    幸好他提前预留了余量,不然的话,面对这暴涨的订单,起亚汽车还真没法及时交付。

    如果没法及时交付,绝对不会有这么多的订单。

    因为这一批订单离有很多人都是要现车的。

    最好当天买,当天开车,当天上牌。

    然后开回老家。

    这一套,李杰当然早就考虑到了,连代上牌的业务都被他搞了出来。

    毕竟。

    这些车开回县里、村里,都是活广告。

    每一辆车都是活广告。

    这种广告虽然不能带来及时的订单转化,但汽车营销讲究的是长远效益。

    那种立刻起效的模式,要慎用。

    对于一个立足百年品牌的企业,那些招数都是剑走偏锋。

    当然。

    如果只考虑挣一波快钱,那就随意使用,只要能搂到订单,财报就能好看。

    报表好看,投资人,纷至沓来。

    尽最大的努力,榨取一波快钱,然后跑路。

    后世很多倒闭的新能源,其中不乏类似的操作,像什么下周回国贾老板,恒太许老板。

    他们是不知道吗?

    怎么可能。

    都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在动手之前,早就有了通盘计划。

    骗进来杀。

    然后。

    跑。

    那些投资人也知道这套路。

    万物基于传销。

    只要有新投资人加入,击鼓传花的游戏就能一直玩下去,等玩不下去的时候,该跑的,已经跑了。

    那些跑得慢的,管他们去死。

    愿赌服输。

    销售猛涨的同时,李杰心里高兴,旗下的员工们,一个个脸上也天天带着笑容。

    对比一些合资车企,起亚不是品牌力最强的,但员工待遇一定是最好的。

    很多入职的员工第一次听说年终奖。

    这个年终奖不止一线销售部门有,厂里的员工也有。

    区别只是标准不一样。

    销售部门更多,厂里的工人稍微少一点,大部分是额外发一个月工资,优秀员工额外发两个月。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