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丰田:八嘎,对我们来了(/)
最新网址:www.xs.fo
第39章丰田:八嘎,对我们来了起亚Y的销售成绩并不理想。
但。
这并不妨碍起亚易主,收购起亚的新闻在国内并没有造成什么动静,但在小西八那边却是议论纷纷。
卖了?
就这么卖了?
发出质疑的基本是外界的民众,顺洋的股东们反而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陈润基’是掏出真金白银购买,顺洋收获了一大笔现金流,对于任何一个公司而言,现金流都很重要。
不过,现金流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一家企业常年账面上躺着大量的现金,这说明企业缺乏有效的扩张渠道。
而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爆发,顺洋要保持自身的地位,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拓宽护城河。
值此之际,公司应该以主业为主。
什么汽车?
德系、美系、日系都有先发优势,怎么跟人家争?
与其拖个累赘,不如把起亚给卖了。
卖的越早越好。
是以。
起亚汽车并购案很顺利通过了,但,外界却不这么看。
现代集团没少给起亚造谣。
什么战略大转移、起亚正在从韩国汽车变成华夏汽车、华夏员工远远高于本土员工……
话里话外,就差明说起亚是韩奸。
这些言论确实催生出一大堆起亚黑粉。
西八国内部的民粹主义者,很多,很多,这批人极度排外,像起亚这种韩奸,他们不仅网上抵制,还在线下抗议。
不过。
抵抗的归抵抗,起亚在西八本土的销量却在逐渐攀升,现代汽车第一的宝座正在被逐步蚕食。
什么口号都不及消费者的钱包诚实。
网上喊破天,该买的人,还是会买。
物美价廉是硬道理。
除了相对便宜的价格,起亚汽车的设计语言也要比现代更胜一筹。
外观好看,价格不贵,质量也不错,不买这种牌子,跑去买‘不买不是韩国人的现代汽车’吗?
“阿西吧!”
看到最新一期的本土销售数据,郑梦旧直接一个粗口三连。
就在上个月,现代失去了月度销量冠军的宝座。
起亚后来者居上,成功逆袭。
虽然这只是第一次,但郑梦旧丝毫不敢小觑,反而是如临大敌。
有一就有二。
别人不知道,身为同行他还能不知道?
起亚当下的重点攻关市场并不是本土,而是欧洲、北美。
换而言之,凭借本土的那些‘肺雾’都能逆袭现代,如果‘陈润基’亲自率领的那支铁军出动。
难以想象。
难以想象啊。
现代集团迎来大大大危机!
两天后。
郑梦旧专门召开了一场内部会议,研发部、设计部、市场部、营销部、质检、采购等等部门全员到场。
然后。
郑梦旧当着所有人的面,挨个扫射每一个部门。
平等扫射每一个人。
在他口中,现代集团已经站到了悬崖边,再不做点什么,破产只在旦夕之间。
这话虽然有危言耸听之言,但并不是全无道理。
一旦再来一次经济危机。
现代集团很可能会步起亚汽车当年的后尘。
起亚是怎么被收购的?
还不是因为那场东南亚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说到就到。
2008年9月15号中午12点,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申请11号破产保护法案。
消息一出,全球投资圈,震动!
雷曼兄弟是什么级别的公司?
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是阿美莉卡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虽然从去年开始,雷曼兄弟的财务状况一直在恶化。
但谁也没有想到它会走向破产。
那么大的公司,就没有一个接盘的?
没人接盘意味着什么?
雷曼内部已经没有任何优质资产,或者说,它的资产已经没有了拯救的必要。
破产、倒闭是最优选择。
稍微有一点可能,它都不会倒闭。
同日。
阿美莉卡银行宣布以近50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全美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
全美第三大投资银行,世界最大的证券经纪商。
两起事件发生在同一天,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场金融海啸,即将来袭。
然后。
华尔街迎来黑色星期一,美股暴跌,道琼斯指数创9-11事件以来最大跌幅。
所有人都明白这次不一样。
9-11更多是恐慌。
短暂性的恐慌后,市场会自我调节,而这一次,是历史级别的金融危机。
次日。
亚太股市大跌。
17号,因持有雷曼债券跌破净值,ReservePrry货币市场基金引发大规模赎回潮。
单日赎回1445亿美金。
货币市场直接冻结。
接下来半个月,全球股市集体崩盘。
这次的规模远比1997年那场亚洲金融危机更加恐怖。
看到这一场扑面而来的金融危机,郑梦旧心中警铃大作。
完辣!
完辣!
金融危机必然伴随着失业潮,而这些失业的人,正是现代汽车的潜在客户。
这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大规模进军华夏市场,现代汽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企业现金流极为紧张!
10月7号。
郑梦旧单独招来财务、人事部门。
要救命,只有裁员!
必须要提前规划裁员方案、裁员名单,最大规模的削减公司内部开支。
虽然裁员会导致公司内部动荡,但动荡总比被拖垮要强吧?
现代集团秘密制定裁员计划的同时,郑梦旧也在关注起亚汽车的动向。
一看,两看,毫无动静。
起亚汽车本部好像没有丝毫危机意识一般,一切都是风平浪静。
而华夏市场那边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11月。
第五届羊城国际汽车展览会,起亚汽车一口气推出三款混动车型。
百公里油耗3.4L。
这个数字宛如一道晴天霹雳炸响在丰田的脑门上。
混动车型可是他们丰田一直引以为傲的技术。
从1997年,第一代丰田普锐斯发布,混动系统就是丰田的重点研发项目。
历经多次市场迭代,他们把省油做到了极致。
然鹅。
起亚汽车却推出了全新的混动系统,比他们更省油,外观还更好看。
全新的内饰、车机系统。
全面领先。
价格方面丰田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人家最低款15.88万起。
尼玛!
市场破坏者!
大大滴坏!
起亚推出的三款混动车型其实都是起亚Y的附属产品线,起亚Y太贵是事实。
但那些研发经费没有白花。
没有起亚Y的研发就没有这三款混动。
羊城车展结束,市场部又带着三款混动车型去了北汽展。
不出意外,起亚展台又被里里外外围了三圈。
同时。
线下门店各种试驾活动也在同步展开。
未来半年,混动会是他们的主力推销车型。
省油才是王道。
日本车为什么卖得好,靠的就是省油。
毕竟,大部份人的钱包都没有那么鼓,能省一点,省一点。
对于这几款混动车型,丰田的反应最为激烈。
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销量。
11月,他们的订单同比下滑了2-30%。
惨。
更惨的是现代汽车。
受经济危机影响,现代汽车的单月营收同比下滑20%,股价也跟着大盘一泻千里。
眼瞅着股价快跌到质押线,郑梦旧只能托盘。
然鹅。
这个选择却给了他一个血的教训。
托?
根本托不住。
面对密密麻麻的散户、机构,多少子弹都不够用,股价继续下探。
随后。
银行来了。
银行最无情。
晴天借伞,雨天收伞。
股票跌破质押线,现代集团必须增补抵押物,否则,他们不仅要抽贷,还要现代提前还款。
大部分企业的破产都是抽贷、断贷。
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连锁反应,别人可不管你的经营状况,只要自己的利益有损失的风险,立刻收回投资!
完了!
有一就有二,第一家银行上门,收到风声的其他银行,接二连三的登门。
这些情绪又传递到供应商那里。
上门!
上门!
趁着现代集团还没有破产,赶紧抢救自己的资产。
如果去晚了,吃食都赶不上热乎的。
供应商堵门、银行抽贷、裁员,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现代集团立刻登上了韩国媒体的头条。
各种报道层出不穷。
然后。
这些情绪理所当然的传到了股民群体。
跑!
赶紧跑!
现代集团的股票必须要卖,再不卖,当现代集团的股票失去流动性,那些股票就是废纸一张。
类似的股票,在西八国、日本、北美等等地区的股票市场,那是一抓一大把。
垃圾股,狗都不买。
股票失去流动性远比下跌、跌穿更可怕。
一天成交量只有那么几十手、几百手,想想就可怕。
股票继续下跌,现代集团又要补充抵押物。
越补越多。
根本填不平那些窟窿。
就在现代集团股票大跌的情况下,李杰正在反向收购现代集团的股票。
是的。
继起亚之后,他又瞄准了现代。
趁着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做空现代!
一周后。
知名做空机构香橼发布了一份长达500页的调查报告。
目标直指现代集团。
这份调查报告,不仅有着详尽的数据,还有大量的实地走访,包括供应商、经销门店、员工等等。
看到那份报告,郑梦旧只觉得眼前一黑。
那些东西是真的吗?
真!
但,很多东西都是业界的潜规则,美化公司的财务报表,那不是很正常?
只要是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那叫财务手法,不叫财务造假。
香橼的报告里并没有明确提及财务造假,然而,字里行间满是各种暗示。
如果是平时,现代集团并不担心。
现在?
那是雪上加霜!
为了拯救现代汽车,郑梦旧只能挥泪大甩卖。
现代集团下属的非核心业务、资产,纷纷贴上标签,卖,卖,卖,这时候必须壮士断腕。
所有非核心资产,全部都可以卖。
只要价钱合适。
此刻,得知现代集团的近况,市面上当然不缺少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人。
这时候不狠狠吃一波,难道还帮助现代渡过危机?
开什么玩笑。
哪有损己利人的资本。
眼看郑梦旧启动大甩卖模式,李杰果断终止了收购计划。
不得不说。
狠人出身的郑梦旧有一股子破釜沉舟的勇气。
以现代集团的体量,只要舍得挖肉,渡过这次危机,应该不是问题。
其实,李杰当初也没有想过一棍子打死现代。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现代集团遭遇内外交困,也不是绝境。
但。
元气大伤是一定的。
这次不行,下次再来。
反正李杰不着急,随着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现代汽车已经被打上了标签。
“阿爸,在华业务要收缩吗?”
虽然知道集团的处境,但郑义宣还想再努力努力。
“阿爸,我觉得华夏市场应该要继续扩张,近期,华夏官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相比于外界,我认为华夏应该不会遭受太多的余波。”
“义宣,你说的我都懂。”
短短半年,郑梦旧整个人好像老了十岁,只见他猛吸了一口烟。
“但,没办法,集团必须要战略收缩,华夏市场虽重,却没有现代集团的生死存亡重要。”
“你回来吧,以后不需要再在华夏了。”
“呃。”
听到这话,郑义宣愣了愣神。
“好。”
少顷,郑义宣平静的接受了这份调令。
随着他的回归,也意味着现代集团的华夏战略彻底破产。
虽然现代汽车的销量还不错,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起亚比,他们无疑是失败者。
看看人家起亚。
现在已经能跟大众ble。
过去这半年,月销冠军几乎是起亚和大众轮着来。
这个月销冠是大众,下个月就变成了起亚。
特别是那三款混动车型的推出,一经上市,立刻成为爆款。
如果去二三线城市实地走访,多半能经常看到那三款混动车型的身影。
省油是硬道理。
同样一箱油别人能开500公里,起亚能开800,甚至900公里,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自然是用脚投票。
甭管什么韩资不韩资。
好用是硬道理。
很快。
现代集团的战略大转进就传入了同行耳中,细数现代集团过去这大半年的经历,丰田的负责人后知后觉。
好嘛。
那几款混动车型明显是针对丰田来的,结果现代却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