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浅浅露一手(/)

    最新网址:www.xs.fo

8月。

    一个叫夏宇的十八岁演员轰动一时。

    十八岁的威尼斯影帝,前途无量!

    不过。

    在滚圈还有一件更重要的是,科特·柯本死了!

    4月份的消息,漂洋过海终于传开,然后,各种记念柯本的歌曲、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还有人找到李杰,想让他一起出一张合辑。

    毕竟,这位是国内玩垃圾摇滚,玩的最好的一位,但,李杰懒得搭理那些乱七八糟的邀请。

    很多活动、合辑的动机都没那么纯洁。

    摇滚圈突出一个乱,一个烂。

    无法无天。

    何永之前其实是大地唱片的签约艺人,专辑钱花了,也录好了,但他觉得不行。

    带着两把斧子就上门找刘卓晖要母带。

    不准发!

    钱花了?

    那不管我的事。

    爱找谁找谁。

    一句不满意,直接把母带抢了回来,接着才跟魔岩唱片签约。

    刘卓晖那边只能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还能咋办?

    忍着呗。

    人家是地头蛇,就当是交了保护费,也因为这件事,大地唱片才转向做民谣合辑。

    东边不亮西边亮,校园民谣1发布后,出乎意料的火,这也让刘卓晖更加笃定,不做摇滚。

    那帮人太流氓。

    “抱歉。”

    听着相同的话,一头长发的许威带着小样走出了大地唱片。

    又一家唱片公司拒绝了他。

    半个月前,飞乐队解散,他的梦,碎了。

    飞乐队解散跟柯本之死还有点关系,他们一群人都非常喜欢re,他们虽然没有见过涅槃乐队。

    但涅槃是他们的精神教父。

    现在,教父都死了,还玩什么摇滚?

    解散!

    解散!

    那几天,近乎绝望的许威灵感爆棚,一连写下《青鸟》、《两天》两首歌。

    然后。

    他又在朋友的提醒下来到燕京。

    这边机会更多。

    从去年到今年,一张《丑奴儿》,一张《赤裸裸》,前者在圈内轰动一时,后者在全国范围流行一时。

    一个赚足了口碑,另一张赚足了市场。

    两张专辑都是他们长安人做的。

    所以。

    在那位朋友的建议下,他也来了燕京,他最先上门找的是魔岩唱片。

    毕竟,‘周利军’签在魔岩唱片。

    《丑奴儿》那张专辑,太踏马叼了,常听常新,半年前,许威在一个音乐发烧友那里又听了一遍。

    十几万组的音响系统,听了感受又不一样。

    好多细节。

    好多巧思。

    就他家里的录音机、千把块的音响,根本听不出那些东西。

    真踏马叼。

    如果能签约魔岩唱片,那就太棒了。

    然而。

    接待他的那位制作人,好像叫贾敏树,对方很直白的告诉他。

    你的音乐不错,但不够好,而且跟‘卡子’的风格冲突。

    另外一首《Do'CryBby》(执着)又太流行,不符合魔岩唱片的签约标准。

    随后。

    许威去了一家又一家唱片公司。

    汉唐、星蝶、天星、恒星、大地、燕京影音、京文音像,不论是国营、民营,还是合资、外资企业。

    全部都拒绝。

    有的嫌弃他形象不好,有人说他音乐风格太黑暗,有人觉得摇滚乐没前途。

    准确来说,也不是全部拒绝,有些唱片公司想让他转变风格,不要那么另类。

    但。

    许威怎么可能同意?

    他就要玩摇滚!玩垃圾摇滚!

    真签约失败,大不了退出江湖,他也要玩!

    不多时,许威带着deo来到圆山大酒店附近,这里是他面试的最后一家唱片公司。

    红星生产社。

    顺着指引他来到红星生产社门口,还没进门,他就听到一段熟悉的音乐。

    “Coe,syore,

    来吧,保持现在的样子

    syowere

    来吧,保持现在的样子

    swyoobe

    就像我想要你做的

    sfred,sfred

    像个朋友,像个朋友……”

    《CoesYore》!

    这是涅槃的歌。

    一听到这段音乐,许威觉得自己这次会有收获,能听涅槃的歌,一定是懂音乐,懂垃圾摇滚的人。

    咚!

    咚!

    “谁啊?”

    看见门口站着,披着一头长发的许威,詹华意外道。

    “你是?”

    “你好,我是过来投稿的歌手。”

    “投稿?”

    “对。”

    另一边,李杰并不知道许威已经面试过魔岩唱片,贾敏树也没有跟他说。

    此时,他的新专辑已经进入录制阶段。

    相比于上一次,这次专辑录制的动静更大,毕竟,这次用到的乐器贼吉尔多。

    乐手都得找几十个人。

    过去这些天,他天天都在面试。

    央乐团、央芭、民族等等乐团的乐手,见了一批又一批。

    不好找。

    主要是因为有一些人一听是录制摇滚乐专辑,一个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避之如虎。

    没办法。

    摇滚乐的名声就是这么‘烂’。

    在外人眼中,玩摇滚的≈黄毛、混混,飞叶子、滥交、酗酒、打架斗殴,甚至动刀,乃至动枪。

    而乐团不一样。

    不论是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那都是高雅的艺术。

    跟搞摇滚乐的混在一块,那不是玷污艺术嘛?

    哪怕给钱,很多人也不愿意。

    年纪越大的人,越固执,不得已,李杰只得放低一点要求,从年轻群体中去找。

    技术差点就差点。

    慢慢磨嘛。

    反正他不急,而且经费也够。

    前不久,贾敏树带着《无问》的谱子回了一趟宝岛,这张专辑的经费从50万,飙到了100万。

    不含V、宣传经费。

    100万的纯制作费用。

    100万可不是一笔小钱,如果算上后续的宣传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整体费用要200万。

    多一点,300万也正常。

    虽然成本会从版税里扣,但版税不够,那就是赔本。

    找歌手?

    开什么玩笑。

    就像是投资一部电影,最后赔本,哪有找导演要钱的道理?

    除非是签了对赌协同,不然,谁踏马赔钱,天底下没有稳赚不赔的专辑,没有稳赚不赔的电影。

    其实。

    滚石愿意花那么多钱,一方面是因为《丑奴儿》赚足了口碑,另一方面也跟李杰平时的为人有关。

    ‘卡子’和很多摇滚歌手不一样。

    燕京这地界,混不吝很多。

    有些摇滚乐队俨然把唱片公司当成了提款机。

    专辑录制期间,那都要住在最好的五星级酒店,美其名曰要找灵感,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找灵感。

    然后。

    吃喝什么全部走账,一顿饭吃掉几千、上万,吃也就罢了,还有打包带走的。

    张裴仁第一次跟唐朝乐队合作时,差不多就是这样。

    一张专辑花了三四百万。

    大部分钱都花在了专辑制作之外。

    李杰不一样。

    他没搞那些坑人的东西,哪怕是录歌期间,一天的餐费顶多四五百。

    人多才花四五百,人少两三百就够了。

    除了吃喝玩乐,有些乐队还会‘坑’制作费用,用DV拍V,几万块就够了,硬是报账2-30万。

    反正,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像李杰这样,只是不太好说话,其他方面规矩的人,屈指可数。

    是以。

    滚石内部愿意花钱,100万不够,再多点都行,他们更希望让‘卡子’去香江发展。

    就在前不久,‘卡子’写的那首《遗憾的心》火了。

    比李宗胜写的那首《领悟》还要火。

    如果不是近期正在专辑宣传期,辛小琪都打算专门跑一趟燕京,好好感谢感谢卡子。

    ……

    转眼。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李杰从崔建的演唱会回来之后,正式投入到新专辑录制。

    “卡子,下个月红磡演唱会,你去不去?”

    这天早上,贾敏树嗦着豆浆进了录音棚,眼看李杰露出疑惑,他跟着解释道。

    “不是让你上台,就是过去玩玩。”

    贾敏树呵呵一笑,一屁股坐到旁边的椅子上。

    “除了这事,辛小琪打算在香江请你吃顿饭,好好感谢你一下,对了,她还买了点礼物,再过几天应该能寄到。”

    “礼物?”

    李杰哑然道:“上次不是说了,不用送什么东西。”

    “哈哈,这你就不懂了吧。”

    贾敏树笑眯眯的说道:“你不在港台,不知道那边的竞争有多激烈,辛小琪86年就签约田园唱片出道。”

    “后来又去了福茂,但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这一次,你给她写的那首《遗憾的心》,一曲成名。”

    “老李给她写的那首《领悟》也火了,最近这段时间,她在港台红透半天边。”

    “所以,这礼物,你就安安心心的收着吧。”

    “对了,你给任闲齐写的那首《心太软》,下个月也要发了。”

    “哦。”

    李杰没把这个当回事,《心太软》是他偷懒,直接把96年的词曲掏了过来,不过,编曲他重新编了,稍微花了点心思。

    相比于心太软,《遗憾的心》是纯原创的一首歌,花的心思更多一点。

    火,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眼下华语乐坛就流行这些情情爱爱的芭乐情歌,不止现在流行,二十年后还是那么流行。

    “乐器呢,到了没?”

    “快了,月底之前一定到。”

    不一会儿,录音棚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位乐手,眼看都开始录制,李杰也没提起到底去不去香江,贾敏树已经明白了。

    有时候,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

    也罢。

    老贾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毕竟,他和辛小琪关系一般,提一嘴只是顺口。

    三天后。

    乐器没有到,辛小琪寄的快递先到了。

    整整几大箱子。

    尿不湿买了一大堆,还有一些小孩子穿的衣服、玩具。

    回到家里,看见满地的东西,李杰还没开口,毛毛先说了。

    “卡子,这是邮政下午送来的,是从宝岛那边寄来的东西。”

    毛毛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

    “你这买的也太多了。”

    “不是买的,别人送的。”

    “啊?送的?”

    “嗯,我之前给一个歌手写了首歌,她唱火了,然后她带话说买了点东西过来。”

    “我算了下,这些东西怕是小两万。”

    这些婴儿用品跟家里用的差不多,毛毛知道价格。

    “这是不是太贵重了,回头咱们把钱给他。”

    “嗯,我回头看看。”

    说是给钱,李杰估摸着辛小琪不会收。

    旋即。

    两人把东西分门别类的收拾好,那些尿不湿被放到了储藏着,衣服放进了洗衣机。

    玩具什么的,暂时也放着。

    孩子太小,刚刚学会爬,很多玩具都用不到。

    不过。

    辛小琪送的东西确实送到了李杰的心坎里,回头有空再给她写一两首歌。

    写歌也是有版税的。

    虽然没有自己发专辑多,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李杰写的都是精品。

    爆款歌曲的版税远比普通歌曲要高。

    有个几十首歌打底,什么都不干,仅凭版税收入就能吃一辈子。

    是的。

    吃一辈子。

    歌手开演唱会、商演唱歌,也需要支付版税。

    商演的话,行情差一点,一场几百、上千不等,演唱会的收入要高一点,它是按照门票收入*5%/X计算。

    一场一万人,平均票价200块的演唱会,如果歌手唱25首歌,一首歌的著作权费用是4000块。

    唱一次,付一次。

    在版税这一块,港台那边比较规范,该付的钱,不会打折扣,毕竟,这些东西都是要报税的。

    哪怕李杰不监督,也会有人帮他查。

    再者说。

    正规的大型唱片公司,不会在这种事上搞鬼,不存在唱了歌不付钱。

    真这么干,以后谁踏马给唱片公司写歌?

    一个不尊重创作者的唱片公司,行业协会会教他们做人。

    除了歌手本人唱,如果有什么节目采样,那也需要支付相应的版税收入。

    包括广播台播放歌曲也需要支付版税。

    播一次虽然只有几毛钱,但积少成多,收益也很可观,以《遗憾的心》为例,宝岛地区广播台一个月的公开表演权版税怎么也得有三四百。

    香江那边也差不多。

    如果再算上其他华语地区的电台,广播台渠道一个月版税毛估估有个大几百,上千块。

    所以。

    写歌其实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既不用自己抛头露面,又能赚钱,同时,也不会违背‘任务要求’。

    反正在任务完成之前,李杰不会发摇滚之外的专辑。

    挣钱就靠流行歌曲的版税。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