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夺山(/)

    贺兰剑宗在贺兰川开宗立派已经数千年之久,历史比太微宗还要悠远,甚至太微宗一度还是贺兰剑宗的附庸,一直到武威神侯董良崛起,太微宗才摆脱贺兰剑宗的阴影。

    虽然贺兰剑宗在近代崛起了两位道胎境天榜人物,但奈何身为剑宗护法长老的西岭剑尊谢觉源与黄氏老祖、贺兰剑宗掌教黄岐玮关系不睦,以致谢觉源长年客居燕京,担任天枢院副使,已经有数十年未归鹤川。

    而更为关键的是谢觉源与黄岐玮两位天榜人物,踏入修行之途都已超过六百年,修为早已经过了修为最巅峰的阶段,在西北域无法再压制董良的锋芒;贺兰剑宗再也没有西北域第一宗的光辉。

    依靠贺兰剑宗,黄氏一族以鹤翔军统治鹤川郡已经有两百多年,虽然有日薄西山之势,但鹤翔军、黄氏一族及贺兰剑宗的底蕴,却还是不容小窥的。

    七年前,武威神侯董良以追剿投附鹤翔军的叛军为名,率部悍然杀出玉龙山,占据鹤川岭北面的大片土地,但考虑到贺兰剑宗及鹤翔军的底蕴,短时间内并无法侵吞鹤川岭的计划。

    然而益天帝七十二年往后,燕州风云陡变,皇族赢氏及京郡宗阀的势力被严重削弱,可以说对边郡强藩已经完全丧失控制力,河西要成立西北域真正的霸主,就要赶在皇族赢氏理顺与京郡宗阀的矛盾、重新振兴之前,时间上可以说并不宽裕。

    河西两年前急于与西羌国联姻,就为了尽快腾出手来,攻伐鹤川郡。

    然而还是聚泉岭的横空崛起,真正加速改变了河西与鹤川的力量对比。

    无论是天机战弩还是天机战车,详细的制造图卷在是极惨重的伤亡了。

    鹤翔军最终被迫放弃文湖埠防线主城,从溪谷退入鹤川岭深处;又由于鹤翔军掌握不了战场的制空权,从防线撤下来,在河西军战禽营的数次强突下,也是伤亡惨重。

    虽然鹤翔军为防备淬金箭雨的覆盖,也大量制造重型护盾编入军中,但御禽锐卒乘战禽突杀进来,战术灵活多变,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河西占领文湖埠防线后,武威神侯及世子董畴便进驻文湖城,将文湖城当成新的前进基地,集结种种作战物资、调配兵马;而在杜羽、董浦等人的率领,前锋战阵沿着文湖埠南面的宽阔溪谷,继续快速往鹤川岭深处延伸。

    鹤翔军在经受惨重的伤亡之后,放弃文湖埠防线,对士气的伤害是极大的。

    从文湖埠往南,在鹤川岭中部的溪谷深处,鹤翔军沿线虽然还筑有六座坚固的防寨,但没有一座能在河西军前锋战阵的进攻支撑住十天,到五月中旬,河西军就打通了从鹤川岭中部溪谷直入鹤翔川腹地的通道。

    而鹤翔军主力仓皇后撤,而贺兰剑宗所属的大小玄修宗族,为避免被河西精锐围歼,这时候只能纷纷选择放弃鹤川岭的洞府。

    这些于鹤川岭绝险之地开辟的洞府,原本与文湖埠的城寨一起,共同筑造鹤川郡北部的坚固防线,谁能想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河西军无情而犀利的撕成粉碎?

    鹤川岭往南四五百里,一直到鹤川湖沿岸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处于弱势的鹤翔军,虽然并没有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还有好几十万的战卒可用,却不敢在这里平原城池与河西争锋。

    鹤翔军主力以及鹤川郡境的大小宗阀,在河西军前锋杀出鹤川岭之后,被迫分作两路,一路往贺兰剑宗的根基之地,往贺兰川、贺兰山脉方向撤退,一路往鹤川岭与秦川郡之交的梅山撤退。

    而这时,武藏军增援鹤川的两路兵马,一路刚刚抵达石宁城外,正准备强攻被秦穆侯董寿袭夺的石宁,打通从水路进援鹤川的通道,这时候也被迫仓促后撤,拉开与董寿所部的接触。

    而另一路武藏军援兵在两三千里纵横的梅山腹地才刚刚走了一半,这时候也只能被迫在梅山停滞下来,一方面接受鹤翔军南逃的势力,一方面在梅山择险谷山隘,建造更坚固的防垒城寨,防止河西有可能趁势从梅山攻入秦川郡……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