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其实,我觉得到了社会选择比努力重要。如何做选择却又是思维的问题。确实承认自己的无知,放下自己的年少轻狂是第一步。个人在社会里面,只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认清社会就好。至于送礼啥的,应该可以认为是人脉资源。
也是资源的一种。同样的工作,如果只是低端劳动工作,而不是那种只有你能应付的工作。个人觉得努力真的没啥用。就比如,这个活,你会我也会,但一个人除此之外还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并且能理会上层的意思,而另一个人只会投入更多的劳动时长。谁升职一目了然。
你一个人单独工作产出有限,和别人组成利益共同体,产出增加,谁会过的更好。也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人生本来就不是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年轻时往往自己的意志意见极强,觉得别人都应该听我的,我已经都了解了所有事情。这样的自信常会让人自负得不得了,往往问题就会来。
一自己往往有考虑不周的,听不进别人的话就吃亏。二自己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不参考别人的意见就上当。这些都是常见的。
听别人的话,需要用他的话来想想自己的逻辑是否完备,自己的意见是否周到。考虑别人的想法,其实是丰富自己。不能就听顺着自己的话。
其实考虑对立面或反方向的意见对自己的意见得到周全完备有极大帮助。有时可能你就是对的,但别人都反对的时候,也要想如何巧妙说服或用合适方法让人了解。古语说:“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古人常说莫要逆天行事。但这里的“天”并非“天命”的意思,而是自然规律,更指的是每个人的身体规律。我们常常与别人相比,会因自己的不足而深感自卑,还迷信各种鸡汤、成功学。
可与自然界的很多动物相比,人体真的是太弱了,人与人的差别根本就不再是差别,但我们却没有自卑,也没有愚蠢的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打赢狮子,而是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用工具来弥补不足。
我半生都在要求自己做到不符合自身实际的事情,每次做不到都自卑自责,抱怨不公,却从未认清过自我,从没正确使用过自我,也没想过如何改进。
看到许多人非常激愤于鸡汤,也是很有趣。他们似乎觉得面对现实世界,一定要是鲁迅式的冷嘲或激愤才合适,往往觉得真深刻就是彻底否定和批评。这态度当然也非常可贵。但其实鸡汤的文化从古到今都有。尤其西方这一类的东西更多得不得了,无论从心理学社会学还是从价值分析或是就是纯励志的,可以说是遍地都是。
在西方书店里放在最前边的也主要是这些书,翻译过来畅销的很多也是这些书。一个普遍中产社会,人们生活都很平淡,既没有彻底的温饱之忧,又有实现不足,完成不足的焦虑。
要想彻底对社会决绝,其实既没有可能,也并无空间。就很需要这些书,其实也是传播一些正面的价值而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曾经有很激烈的反抗的,后来除了留下极边缘的一些小组织也就了无痕迹了。留下的如乔布斯之类,有许多格言如“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等等,要严格说来其实也就是鸡汤,让你努力工作搞创意而已,也没有什么更伟大的。
西方很多看着吸引人的着名演讲等等,其实也是让人发奋上进努力也要有责任心有担当,其实很难说就不是鸡汤。当然很多人对这些并不反对,也很有意思。
鸡汤其实是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的一些对心灵慰藉或待人处事等方面的解说,它并不高蹈,其实常常是对年轻人在现实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感情和生活状况的解说,这些都上升不到终极的层面,鸡汤文的作者也似乎没想把这些上升到那么高。
其实鸡汤当然有好不好,高明不高明,鸡汤的高下之分格调之分当然是需要讨论的,但所有鸡汤都不能允许,让年轻人每天就是金刚怒目,其实对于社会究竟有什么意义,也还值得琢磨探究。至于说西方可以有鸡汤,中国就不允许有,也是很独特的思维方式。
其实中西年轻人的生活现在差别并不很大,一个硅谷的程序员的生活和上地的程序员就一定有天壤之别?前者可以看鸡汤,后者就不能看?也是很独特的想法。西方人对鸡汤的看法往往更为自然些,连鸡汤这个词也是西方来的。当然中国五四以来的文化中就有一种彻底决裂,青年要彻底对现实否定的传统,对于一般的中产的平常生活抱有强烈的鄙视的态度,这也是中国百年来积弱积贫所产生的文化反应的一部分。
这就是有强烈的悲情,一种强烈决绝感被认为是最正当的。但现在的普遍的中产生活所产生的形态和那时确实有了天壤之别,鸡汤是否就不能被允许?也很值得思考。反鸡汤就是了不起的精英或拯救世界的人?这也还值得思考一下。
现在平常的中等收入者生活,其实还是在某些方面很需要这些的,说这些都要不得,也是很高蹈的想法。当然可能有些是鸡汤可能是仪态风度等过于矫饰,架子过足,过于夸张,显得不自然,装模作样让人反感。但这其实在什么情况下都是让人反感的。
鼓励年轻人对现实彻底决绝,确实不是鸡汤,但这可能也就是打鸡血,让你激愤莫名其实也未必有什么用。当然鸡汤抚慰心灵,也有些分析社会,但分析社会等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东西,鸡汤肯定不够不足,显得浅陋好笑,但这也说不上是罪过,我们需要比鸡汤更好的,毋庸置疑。
但鸡汤也是社会的一个方面,也为人们所需要,这些都是日常生活层面的东西,很多人还是很需要的,也不能就一笔抹杀了。现实有不好,当然要改造,但彻底决绝,拒绝和社会对话就是对社会有用?
这些想法可能还是很老式的“现代性”的想法,还是很值得多分析一下的。不要鸡汤,要鸡血,也未必就很了不起。其实这些都需要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