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自举(/)

    最新网址:www.xs.fo

最近天都城,或者说整个北齐发生了一件足以称之为历史转折点的大事。

    天子一连发布三封诏书,震动天下。

    第一封就让许多人一头雾水,立神道为北齐正统,召集各地官府民间,若有德高望重之辈仙逝,收集起生平事迹等详细信息传达给朝廷。

    朝廷会册封神祇,设神庙于地方供奉。

    ‘神’这个字大家都知道。

    在寻常人概念中,神代表的是某种超乎想象和现实的存在。

    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这个世界的普通人不知道关于远古先天神祇的秘辛,他们基本上都不会相信神的存在。

    就算是那些最顶尖的高手被世人称之为某某神,比如剑神、武神等等,那也只是一种形容而已。

    所以天子的这第一封诏书就让很多人一头雾水。

    封神?神还能封的吗?

    封了神又有什么用?

    如果说第一封诏书让人看不懂,那第二封诏书就让一部分人难以接受了。

    凡设立神庙之地,撤回山水大阵主持官,缩减山水大阵所需的消耗。

    直到完全确认无需再继续运用山水大阵之后,便彻底搁置这一项最损耗人力物力的工程项目。

    这一封诏书引起的反响非常巨大。

    朝臣纷纷上奏,希望天子收回成命。

    不管是会因此受到影响的官员还是完全与此事不会有任何牵连的官员,都纷纷上奏。

    只是这一次,天子的态度无比强硬。

    直接告诉这些大臣,谁若敢阻拦封神大计,以叛国罪论处。

    这一下虽然确实镇住了这些大臣,只是他们背地里会不会做什么那就不一定了。

    如果是第二封诏书引起的大波澜,那么第三封诏书便是真正让整个北齐都为之大震的原因。

    当今天下,不管是朝廷中枢还是州府地方,但凡官员任命都只有一个途径。

    那就是由至少三位世家公卿或者当朝大员等举荐,再经受内阁三公核查,最后五品以上官员者由天子亲自任命。

    在这种制度之下,天下人若想当官,就只能依附于那些当权者,为他们当牛做马,报效知遇之恩。

    而世族公卿,豪门大阀也会因此长期把持着天下所有的大权,致使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寻常百姓,普通出身,若无天大机缘,恐怕十世百世都无法跳出自身现有的阶层。

    天下也会在那些豪门大阀的有恃无恐之中一点点腐朽,最终分崩离析。

    所以天子的第二道诏书便是针对这一制度颁布的。

    举荐制并未取消,只是在这条制度之外天子又增加的一条制度,名为自举。

    天下人,但凡认为自己有能力为官者,不管出身,不论年纪,不论修为,皆可自举为官。

    各地官府不仅不能阻拦,还需要派人护送至天都城。

    天子会在天都城西侧建一座扶龙学宫,每三年一届,凡是自举以及由世家举荐之人都要在扶龙学宫参加一场由天子亲自出题的大考。

    最终谁能通过这场大考谁就能留在扶龙学宫,成为天子门生,朝官候补。

    此诏一出,天下彻底沸腾了。

    许多有志之士因为困于无人举荐,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如今有了这条政令,就犹如看到了希望。

    这等于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们不必再看世家的脸色,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有出头之日。

    虽然对于这天下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渺茫的机会。

    因为天底下九成九的书籍、学问,以及上层治世治国为官的经验都掌握在世家的手里。

    普通百姓就算给他这个机会他也把握不住。

    但不管怎么说,这总算是给龙门开了一道口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有越来越多世家之外的寻常百姓挤进那扇龙门,并且将其一点点的推开,一点点的扩大。

    到最后,达到能与世家门阀分庭抗礼的能力。

    所以当这一封诏书颁布之后,朝堂震动,天下大惊。

    第二天的朝会上,便有十余位五品以上的大臣不约而同地以辞官为要挟,逼迫天子收回成命。

    除了他们之外,朝堂之上几乎所有臣子都竭力反对这条国策,唯有大将军李天策始终一言不发。

    作为大将军,朝堂之中自然也有他举荐的人。

    这条国策一旦推行,不管是对那些大臣世家,还是对他或多或少也都会有一些影响。

    只是李天策对于所谓的权力富贵从来不感兴趣。

    李家先祖是跟着北齐开国先祖一起奋斗出来了,如今的北齐天子又是他的外甥。

    李家真正的靠山和根基不在于那些举荐的朝臣,而在皇家,在天子身上。

    不管天子做什么,只要不是昏庸之举,他都会支持。

    他不仅会支持,还会帮助天子扫清一切阻碍。

    所以当满朝文武都在反对天子的时候,只有他一人站了出来,声明支持天子的决定。

    一众武将见李天策都支持了,虽然也有犹豫的,但大多数还是附和李天策。

    见武将站在自己这边,天子心中那块石头便落了下来。

    不管这些朝臣怎么闹,说到底还是要看谁的拳头大。

    谁的力量足够强大,谁就能掌握话语权。

    而武将和军权便是最强大的力量。

    天子看着那十几个要辞官的大臣,没有犹豫,直接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不仅如此,天子直接施展身为北齐之主的权威,以一朝国运镇压,封住了他们的修为,令亲卫压入天牢。

    一时间,百官大惊。

    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可表面上不说话不代表他们就放任这件事这么过去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既然天子要开创自举制,那他们就用对应的方法来应对。

    这天下不管是修行者还是读书人,有哪个是出身贫寒的?

    天子他们抗衡不了,对付这些人还不是轻而易举?

    到时候不管是谁来扶龙学宫自举,都要问过他们这些世家行。

    就这样,一场看不见的博弈在北齐弘德元年的岁末拉开了序幕。

    坐在书院里足不出户的陆承安虽还没有得知这件事,但看着那翻涌不休的北齐国运,朝堂上发生的所有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陆承安目光灼灼,眼眸之中仿佛有星辰流转。

    他看到了。

    看到了一个契机。

    一个文道大兴的契机...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