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你最好祈祷我们在保障民生(/)
最新网址:www.xs.fo
“姜总,这你就不懂了。”黄瀚是吃过见过的,仗义执言。
“魏修改过的老头乐都是隐身的。”
“飞机隐身对他来说是基本素质。”
临阳本地的各位听到隐身也没有任何反应。
纯无感。
当你经历过老头乐飞驰在国道上,抓不住的绝望之后。
隐身什么的真没啥稀奇的。
基操勿6.
可姜福元有点不相信自己的感官。
他身后那些同行们也都开始怀疑人生。
翼身融合、背负式进气道、灰黑色的涂装……
这些工艺只存在于他们单位最高等级的实验室里。
全球能造出这个造型飞机的国家不超过五个。
能让它成功飞上天的只有两个。
而作为现场最尊重技术的人。
苏拉坦的眼神已经拉丝的跟芝士一样了。
你别说翼身融合的大三角翼飞机了,就是常规造型的固定翼无人机,我也馋啊。
要知道。
在中东,老王爷们玩鹰是有传统的。
现在一辆暗灰色的钢铁雄鹰摆在面前,D怎么可能不动?
如果此刻苏拉坦手里握的是私财,而非国防预算。
他早就刷卡了!
“魏先生,这个多少钱?”
魏修咬着手指想了想。
“这个目前只是个原型机。”
“后续成本核算,还得交给生产部门仔细算算。”
“不过我预估不会超过200万。”
苏拉坦一惊:“200万美元吗?和一架喷气机的价格一样?”
“开什么玩笑。”魏修大开眼界。“我说的是rb。”
我虽然是奸商,但我不是诈骗犯。
200人民币还是我打了富裕之后的结果。
“我这架飞机是农药消防机,有几个消防队用得起200万美金的东西?”
苏拉坦睁大了眼睛,有些不信。
“还不如一辆劳斯莱斯,这怎么可能?”
魏修扯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这你就不懂工业克苏鲁的魅力了。”
这架飞机之所以看起来贵。
是因为无论是空气动力学还是隐身工艺,都需要创新。
而这一点,魏修通过统子哥完成了。
一旦最难的点解决,研发成本就下去了。
只要图纸交到以电科集团为首的无人机制造厂商手里,便只剩下了流水线作业。
这对于一个全产业链国家来说,像吃饭睡觉打豆豆那么简单。
苏拉坦确实没听懂:“什么是工业克苏鲁?”
魏修认真了一些。
“工业克苏鲁的意思是。”
“全世界一多半的原材料吸入了一个黑洞之中。”
“你不知道这个黑洞在干什么,只知道有多少能量。”
“一旦爆发,全世界都无法阻挡。”
魏修自己很清楚。
他最大的金手指不是统子哥。
而是生在了东大。
手搓出B-3这种飞机,在别的国家也并不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生产力受限。
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不能全都指望我的统子哥吧?
但在东大,只要手搓出来,有图纸。
剩下的你别管了。
如意金箍棒13500斤。
按目前东大的钢铁产量,不含瞒报,能产一亿五千根。
发电量方面。
东大一年新增半个小日子,一个高卢鸡的发电量。
硫酸一吨200块,价格甚至比一吨纯水还要低。
这些资源堆出来一个无情的工业机器。
只要有图纸,它自己会把量产的价格打下来。
说到这儿。
除了苏拉坦之外的所有人脸上都有淡淡自豪。
黄瀚忍不住说道。
“苏拉坦先生。”
“工业克苏鲁的说法只是他们年轻人的口语。”
“我更愿意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全产业链的优势。”
“打个比方。”
“去年俄乌互射炮弹。”
“二毛打了150枚。”
“而鹰酱年产40枚,欧洲高一点,100万枚。”
“数字基本上对得上的吧?”
苏拉坦点点头。
逻辑他懂。
二毛的背后是美欧,所以他们的年产量和二毛打出去的产量差不多。
黄瀚接着说道:“而大毛这边,一年打了1200万枚。”
“我想魏修所说的工业克苏鲁的意思是——”
“这一千二百万枚是从哪儿来的?”
明人不装暗逼。
爱好和平之类的,只能对外面说说而已。
对于苏拉坦这种大权在握的老王爷。
黄瀚没有过多的遮掩,点到为止。
剩下的,你去猜吧。
一旁的谢建林也跟着说道。
“如果您还不能理解。”
“我还有个恰当的例子。”
“我们国内有些造螺丝钉的企业,一枚螺丝钉的报价可以趋近0元。”
苏拉坦:“怎么可能!?”
“因为这些企业不靠螺丝钉赚钱。”
“螺丝钉刨削之后产生的废料就是他们的利润。”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灾难级的供大于求。”
???
!!!
???
苏拉坦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什么?
灾难级的供大于求,这都是人话吗?
作为主管国防的亲王之一,他一直都知道东方雄狮的恐怖。
可他压根没想到是这种级别啊。
一架翼身融合的三角翼飞机。
放在任何一个工业强国,2亿打不住。
就拿鹰酱的全球鹰来说,7个亿一架。
而到了工业克苏鲁这里,200万一架,还是初步估算的结果。
苏拉坦清楚。
工业产品量产越多,价格越低。
所以这个价格还算高了!
当一个国家拥有足够全的产业链,能自给自足大部分资源。
任何工业品的成本,在他眼里就会变成一个可以无限缩小的数字。
过去一年东大年产钢铁10亿吨,全球产量18亿吨。
这个数字可以直接给中东地区加个盖儿。
是字面意思的那种盖儿。
可现在苏拉坦有些怀疑。
10亿吨这个数字,恐怕是克苏鲁怕吓到大家,可以展示出来的友好水平。
想到这儿。
苏拉坦汗毛都有些矗立。
他回头看着魏修。
终于理解了这个年轻人的所作所为。
别的国家还在为穿越机发愁时,魏修拿这玩意儿撒农药。
别的国家还在鼓捣迫击炮口径的时候,人家的炮已经退居二线,成了消防队的装备。
别的国家还在拼命扩张军费,人家已经开始军转民了。
“魏先生,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先进的东西保障民生了。”
“不是因为别的。”
“而是因为你们太富有了。”
听到这话,魏修微微一笑。
没有否认也没有确认。
“去年,我们生产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无人机。”
“就这个产能。”
“你们最好祈祷我们全都用来保障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