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卖爆了(/)
最新网址:www.xs.fo
香江,轻工制造业正在发展的阶段,李嘉诚其实就是在今年依靠卖塑胶花起家的。制造业发展,能带动很多行业的经济,应该说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极致都能带动很多行业经济。
香江经济算是从这时候开始慢慢崛起的,因为香江的经济在上升,所以车辆需求也在迅速扩大。按照历史计算,香江的汽车需求量平均每个月最少上千辆,而香江没有汽车制造企业,只能依赖进口。
这第二届广交会,江成卖汽车卖的迷茫了。第一届的时候,卖出去一百六十五辆车辆,他感觉还挺满意的。
可这第二届,画风就突然不对了。昌成汽车厂卖的汽车的确价格便宜,但对比欧美,价格也没便宜太多。
不过国内举办的广交会不征收出口税,又离香江近,运输费也便宜。
但这也不是汽车跟不要钱似得被人‘疯抢’,广交会第一天,江成这个队伍就卖了两百多辆汽车。而且还有很多意向成交的客户,他们只是在商量到底买多少辆,另外就是一个交付时间。
江成当天就打电话回昌城汽车厂了,立刻生产备货,右边为驾驶位置的汽车,现在不管什么类型的,先能生产多少是多少。
并且让外贸易部联系铁路部门,搞一条运输车辆的专线火车,汽车厂那边车子造出来凑齐了一车就立刻发货。
这次其实是香江和很多南亚地区的爱国商人在发力,如果不是食品行业的企业,他们就算爱国也不会来国内买大量的粮食和农副产品。
爱国也讲究需求,买些自己用不到的东西,那还不如直接捐给国内。而轿车和一些车辆的出现,几乎各行各业都能有点需求。
爱国商人带头发力,有些商人的目的本身就是汽车。到了现场,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简单试了一下车,就开始直接下订单。还有试都不试,就直接下单订的。
除了爱国商人,还有一批就是香江过来的散户和正常需求的商户。因为爱国商人的无脑采购支持,搞的有些商人也稀里糊涂的跟着抢着下订单。
江成是卖一天头大一天,轿车和皮卡汽车都没有正规的生产线,而且有很多散户想早点拿到车。
这搞的江成不得不安排倒计出售的车辆型号数量,这次他不是要玩饥饿营销,而是真的生产不出来那么多。
在外贸易部看着每天增长的订单,江成打算回汽车厂后,一个月内生产出需要出口的悍马越野车和昌江轻卡车。
然后把两个机械组装车间更换成大众汽车和昌江皮卡车的制造,至于国内的计划生产还有什么的,全部往后靠。
另外就是还要从生产托盘车,堆高车和内燃叉车的车间抽调大量人手过来。
十月二十三号,外贸易办公处。
“江总工,再多卖一些吧,国家需要外汇呀。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想办法解决嘛。”
“是呀,江总工,你再想想办法。”
“不是我不想卖,是这产量短时间内提升不上来呀。而且厂里的技术工人有限,就算让厂里人停机器不停,也得有那么多技术工人呀。”
面对外贸易部的领导干部,江成也是没有办法的说道。
这个年代为了解决就业岗位,本来就不提倡加班。如果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话,如果一个车间可以安排一百个技术工人干活,那能就安排两三百人干活了,产量也能提升的起来。
但是汽车厂那边一直在建设车间,并不存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临时实行几班倒干活也没有用,车间能容纳所有工人,最多让他们天天加班。但产量也最多能提升百分之五十不到。
“缺少技术工人?江总工,你能具体说一下缺少那些类型的技术工人嘛。”外贸易部的胡科长询问道。
江成听到这样询问,心里明白这是外贸易部要出力呀,也认真思考了起来。
汽车厂不缺组装方面的技术工人,因为组装方面已经差不多流水线化了。很多普通组装工人,现在只知道自己的负责的部位要怎么安装,但为什么这样装,没人讲解都不一定明白。
但知道要怎么装就可以了,不需要工人懂。有些工人就光打螺丝,螺丝打到什么程度符合要求他们懂,但打螺丝的细节讲究,也不需要工人明白。
比如有些底盘部位的螺栓,就要求工人拧紧后退回来一些,这是为了承受震动和拉力,但有些部位的螺丝又要求拧紧。
很多工人只需要安装要求来,不需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其他零部件的组装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很多组装工人快的话教个一天半天的都能上手。
而当工人表现好或者是有学历需要培养的工人,就会让他不断的适应各种工位,然后都会在技术方面进行讲解。只有这样的工人,通过长时间培养,才能晋升。
组装工人不缺,搬运工和打下手的工人也不会缺。没技术要求的工人,招一批就是了。
江成在思考一阵子后,开始说要提高产量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术工人了。人数是多多益善,人少两班倒,人多三班倒。
“江总工,这事情你稍等一些,我去联系一下有关的部门。”胡科长说道,刚才江成讲的那些需要的技术工人,都让身边的同事记录了下来。
“行,要是能安排工人过来,晚上也开工,一个月能多生产六百多车辆。”江成说道。
胡科长听到这个数字点了点头,六百辆车,按照平均算,能创造八九十万美刀的价值。而且这说的是一个月,采购商的交货时间可以去协调。虽然有很多不能交付太晚,起码几个月是可以的。
这样的话,多出售一些汽车,这一届昌城汽车厂创造的外汇可真是一个大数目。
外贸易部的胡科长给他所在的直属部门领导打去了电话,汇报了这边昌城汽车厂车辆出售的情况。
汽车厂这边带队来的人,十天没到就要结束对外销售了。十天没到,车辆订单快接近两千辆了。
关键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香江那边来的商人好像成为什么‘代购’。有商人本来是来买两辆车的,但买完了也没走,在一个星期内,又下了两次单。
很多香江那边的商人都是如此,订单是下了又下。但是要求按照下单的前后顺序交货,不能以最后一次下单为标准,反正就是越快越好。
其实昌城汽车厂这边的轿车和皮卡之类的,在香江那边炒作起来了,有一股势力在背后推动。
也可以说是在‘虚假’宣传,在一些圈子里很多人夸张国内生产的轿车性能好,高科技,价格还便宜。
反正就是性价比很不错,而且有些大佬的确‘隐晦’的自称也购买了国内很多汽车。
另外又有人在散播一些谣言,国内的车也就今年这个价格能买到,明年就要涨很多了,甚至会有什么政策之类的。
目的就是一点,就计划买车的,赶紧去买。跟欧美的车各有优劣,但是价格却是只有那边的百分之六十多。
~~
十一月二号,广州广交会外贸易部办事处。
“江总工,你看还能不能再想办法增加一些车辆产量。”胡科长也有点不好意思的询问道。
“加不了一点,你们当初答应能抽调的技术工人都没到位,就现在这样的订单,要赶制出来都特别艰难。不能增加订单不说,你们还得出面,给我们昌城汽车厂调配物资。这加班加点工作强度你知道有多大不,这是生产汽车,是高端产品,工人的伙食和营养一定要跟上”
江成气愤的说道,他不知道外贸易部的人是动用了什么力量,全国各地都有技术工人赶往昌城汽车厂。
周厂长现在在汽车厂都是懵逼的状态,每天不给江成这边来一个电话内心都不踏实。
但是就算外贸易部动用的力量大,短时间要调动汽车厂需要的技术工人数量也做不到。
“江总工,物资补给方面你放心,这事情我等会就会上报过去。只是~,现在天天有人来我们办公室询问车辆出售的事情,太可惜了呀。”胡科长说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不可能汽车厂光生产外贸订单,自身的基本生产不要了吧。”江成说道。
只是江成这话一出,胡科长的眼神变了。
汽车厂还有计划生产的车辆呀,每个月要供应赣省和全国各地的一些车辆。
外贸重要还是基本供应重要,要知道第一汽车厂的解放汽车销售那是一个惨淡,让第一汽车厂加大对全国的供应量嘛。昌城汽车厂款式多,功能也多,在国家需要外汇的时候,更适合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