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建设分厂(/)
最新网址:www.xs.fo
一九五七年,赣省总人口在一千八百多万,而昌城市市区也就五十多万人。按照这个时代的人口结构,是正处于疯狂生育的年代,老人寿命长的不多,但十六岁以下的小孩多,所以真正的劳动力就只有一半多点。
二十五万左右的壮劳力,再划分一下区域。
以昌城汽车厂为中心点,越是靠近汽车厂的居民,在汽车厂上班的就越多。现在在汽车厂上班的工人,覆盖范围是越来越广。
没有办法,普通工人的工资,支撑不了天天上下班坐公交车。可就算按照就近原则解决居民工作问题,但汽车厂附近的居民已经很多都是双职工了。
甚至一些家庭人口多的,已经出现三个人有工作的情况。双职工家庭在之前是很让人羡慕的,但现在再吹嘘什么双职工,在汽车厂附近那只能被人看笑话。
汽车厂附近也没有什么空闲的房子安排更多的住户了,但汽车厂还在不断的扩建。因为这次的外贸易订单,能从全国调将近两千个技术工人过来,那就需要更多的普通工人来配套生产。
只是多两千个不到的技术工人,是不可能让原本达到万人的工厂实行两班倒的。哪怕扣除车辆制造之外的业务,比如叉车之类的。要实行两班倒,最少要增加五千人以上,也就是还需要招三千普通工人配套。
另外这只是说最低要求的配套,这个年代的机械设备不一定能达到一天到晚不停的运转,还得大量购买设备。
而且汽车厂也不是只接这一次外贸易订单就不扩张发展了,车间和厂房也一直没停止的建设。
所以汽车厂是准备从十一月份开始到五八年二月十八过年之前,计划扩招五千人左右。
因此这招工的安排,覆盖范围只能越来越广。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西城区一些离汽车厂很远的居民也被安排进厂了。
离汽车厂近的居民,早上七点半出发去工厂就可以了。但离的远的,最少七点之前就要出发。
没有自行车,坐不起公交车,也没那么多公交车让大家坐。只能出发的早,下班回家的晚。
但这对于能进汽车厂上班的人来说无所谓,不就多走一个小时的路嘛,能有个正式工作,福利还很好的单位,让他们再远点也愿意。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早上七点还没到,在街道上就看到大量穿着汽车厂工作制服的职工往汽车厂去上班。
周厂长弄的水泥厂在西区郊区,在筹备期间,也要招不少工人。
还有昌城建设的钢铁厂,也是为了方便,离汽车厂不会太远,也要大量招工。
这五八年还没有到,还没进入大炼钢的时代,可昌城西区竟然已经呈现用工紧张的趋势。其他一些区域,还分布着汽车厂产业链的工厂呢,也一样在不断的招工。
央企也分级别的,有正厅级和副部级。
第一汽车厂是副部级,而昌城汽车厂只是正厅级,也可以说是局级。
汽车厂要想再发展,限制很多,这样大量招工,配套设施都跟不上。没有发展的时间,光职工居住都是一个问题。
就算不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级别,汽车厂也要开始新的布局了。主动在其他地建设分厂,可以更好的招到职工,能解决一部分住房和交通问题。
昌城汽车厂,书记办公室。
“老康,是一下开三个分厂,还是开一个大型的分厂,你来决定。如果是开三个分厂,可以安排一些中层干部去担任厂长。要是开一个大型分厂,厂长人选就得好好研究了。”
江成抽着无烟嘴的香烟说道,掐着一节烟头,抽的挺有意思的。
造成抽无烟嘴香烟的局面也是江成搞出来的,江成现在喜欢对下面的人散好烟,显得自己牛,跟老周和老康就装没烟抽。
这乙级以下的香烟票,不自己抽就要送人。
现在江成在老周和老康面前老拿无烟嘴的混他们有烟嘴的,他们也不傻,搞得全部抽无烟嘴的了。
“这其实开一个大分厂比较合适,只不过开大分厂,安排的就不光是一个厂长了。”老康说道。
汽车厂因为发展的太快,这不是私人企业,各岗位都要对照相应的级别。其实不光是老周无法担任央企的厂长,后勤部主任陈锋,还有之前人事部的,组织部的等等。
之前组织部就几个成员,有一个小科长王学兵,但那时候科长不是科级级别的,是股级。
现在组织部依然负责人是科长,但科长不是王学兵,是空降过来的。王学兵在岗位上反而降了一级,成为了副科长,但行政级别上升了一级,是副科级。
很多单位里以前的部门负责人都面临这样的情况,不是能力特别出众或者有背景关系的人,要么就是岗位降,级别升。要么就是面临其他安排。
作为汽车厂的高层领导,有时候也要为这些人考虑。士为知己者死,让其他部门安排,下面的人就没有感激之情了。自己安排,弄到分厂继续去担任部门的一把手,人家就会用心负责。
“这一下把托盘车,堆高车和内燃叉车分出去。业务量可不小,真要安排厂长的话,那恐怕只能推荐陈主任去担任了。其他部门的干部也可以调几个过去协助老陈。”周厂长说道。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现在老周已经是接到了上面的任命。现在老周虽然也还是汽车厂的厂长,但他属于工作交接过程当中。
但只要他还是厂里的厂长,就会为江成和老康分忧,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可能上面也安排好了人选,只要水泥厂那边建设完成,老周一走,要不了多少天就会有新的厂长空降过来。
如果安排后勤部的陈主任去担任分厂厂长,他的确是合适,但是上面又会空降一个后勤主任过来了。
还有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也会更换一些。
在发展过程中,太频繁的更换部门负责人,也是会影响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国企,企业发展太快就会有这样的弊端。
“要不就把老陈喊过来吧,看看他愿不愿意。前天还跟我抱怨,说我弄那么订单过来,把他给忙死了。等会我们吓吓老陈。”江成笑着说道。
“吓老陈,怎么吓他。”周厂长好奇的问道。
“他不是抱怨忙嘛,扣他一个帽子,说让他回家休息几天。”江成提议道。
现在汽车厂很忙碌,大家的压力都大,整一下人,放松放松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江成的提议让老康和老周立刻点头同意了,本来老周还打算亲自去喊老陈过来的,也换了一个方式,让老康的秘书去喊人了。
片刻过后,秘书就带着老陈来了办公室。见人来了,江成和老周还有老康也是一言不发。
陈主任一开始被康书记的秘书喊来办公室,也没太在意,以为因为就是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要跟他交代一下。
但是这一进门,就看见周厂长和江成也在。关键是他进来了,三人的表情也是严肃的。
“康书记,你找我过来是?”陈主任询问道。
“陈主任,听说你对现在的工作有意见呀,抱怨不少。我作为厂里的书记,想问问是不是有这一回事。”老康严肃的说道。
“康书记,这陈主任对我绝对有意见,前天还责怪我接的订单太多,说我让他忙的休息时间都没有了。”江成指责的说道。
陈主任看着模样俊朗的江成有点错楞了,他自认为跟江成共事一年多,交情还是不错的。这阵子忙是忙,但前两天只是跟江成开玩笑而已。
这好话歹话都听不出来嘛,竟然把玩笑话以告状的形式弄到康书记这边来。
“陈主任,你要是对江总工有什么意见,可以当面给我们说。江总工去参加广交会接这样多订单,也是为了国家做贡献。同样也是给我们厂提供发展,这事情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哪怕我们共事多年,我也要好好批评批评你了。”周厂长坐在一边补上了一刀说道。
“江成,我当时是这意思嘛,我只是一句玩笑话,你怎么是一个这样的人。”陈主任盯着江成说道。
“玩笑话,玩笑话能没分寸嘛,你这是在打击我们江总工的积极性。你是以玩笑话的方式说出抱怨的话吧。”康书记说道。
“康书记说的不错,我感觉陈主任就是在抱怨我,不处分他,我工作的积极性都没有了。他不是觉得累嘛,安排他去扫厕所,女人都能干的活,他总不会也觉得累吧。”江成正义言词的说道。
江成把处罚的方式一说,老康和老周看着陈主任,意思就是你接不接受这个处罚。
陈主任刚想说什么,突然察觉到了不对,这太不符合常理了。就算他看错了江成这个人,但他跟周厂长共事多年,还不知道他的为人嘛。
而康书记虽然只是来这边一年的,在他的判断下,也不是这样扣帽子的人。
何况厂里现在工作任务这样紧张忙碌,看看茶几上的烟头。这三个人没少在办公室里待,厂里三个最高负责人难道就为了这事情讨论这样久。
“行,我去扫厕所。江成,江总工。把上个月从我那拿走的半盒茶叶还我,你这个厚脸皮的。”陈主任说道。
“诶,我凭本事从你那混到的,为什么要还你。我让你去扫厕所,你扫厕所的时候,我还端着茶去厕所吐茶叶沫子还给你。”江成笑着说道。
陈主任虽然看出来这几人就是在整自己玩,但还是被江成这不要脸的劲给恶心到了。关键是这不在自己办公室,否则就找个顺手的东西砸他了。
“好了,老陈,找你过来是有正事要谈。厂里准备把托盘车,堆高车还有内燃叉车这些业务分离出去,组建一个大的分厂。周厂长和江成推荐你去当厂长,你也什么想法。”
康书记见玩笑开的差不多了,加上大家的确都忙,所以不耽误时间的把喊陈主任过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陈主任没有想到喊他过来是这样的事情,康书记说的三项生产业务他作为后勤主任自然是知道情况的。
以现在这三项产品的产品,开分厂的话,最少一开始就是一个中型的工厂。而且喊他过来,肯定是级别上面是配他的。
这对于陈主任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且他也知道目前汽车厂的情况。老周都因为级别的原因去建设水泥厂当厂长了,黄副厂长更是在这之前就离开了汽车厂,成为了新的机械配件厂厂长。
虽然目前陈主任没收到什么通知,可能是汽车厂最近人事调动太频繁,上面多少有点顾虑,想一步一步来。
但陈主任也考虑过自己可能会碰到的局面,甚至他还希望周厂长把他也带去水泥厂呢,起码还能跟周厂长一起共事。
陈主任也可以说是厂里的第四把手了,能给他安排的人不多。等上面安排,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平调,因为他的级别也上升的快,能平调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现在汽车厂要开分厂,让他去担任厂长,这不单是平调,而且权利更大了一些。
“老陈,这是分厂厂长,有汽车厂照应,比我这个水泥厂的厂长好多了。你现在也算还年轻,有什么好考虑的。我们城西区目前招工也点困难,建设分厂,你挑一个地方,把招工的事情完成就基本可以了。”周厂长见陈主任没有立刻答复,劝说道。
分厂的确比从零开始建设的工厂容易管理多了,因为分厂有总厂的扶持,主要业务也是完成总厂下达的任务就可以。
周厂长去弄水泥厂,这水泥对城市来说本来需求量就大。他不但要追求产量,还要跟各部门打交道。一个几百到一千人的水泥厂,事物能比几千人的分厂还繁忙。
被周厂长这样一劝说,陈主任的顾虑的确减少了很多。分厂的一把手其实跟总厂的副厂长差不多,事物可能繁忙一点,但主要是抓生产。
而其他独立的工厂,厂长经常还要各处跑,并且厂里的福利也要靠厂长和厂里的一些干部领导想办法争取。
汽车厂的分厂,起码在福利上面能照顾的上,很多东西都会有扶持。
但是陈主任依然没有立刻答应,他得要厂里给他一些人员。比如在他部门关系跟他好的几个,还有人事科以及某些部门的几个成员。
没有几个熟悉的人一起过去共事,陈主任怕撑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