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流民(/)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公元184年,大汉朝天灾人祸不断,造就了无数背井离乡的流民。

    这些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个个蓬头垢面,还要担心被山贼,强盗,军队拉壮丁。

    李大壮就是东汉末年万千流民中的一个。

    他是荆州宛城附近的一个流民。

    这一天,李大壮出来找吃的,被一伙搜山的士兵给逮住了,就在他害怕不已的时候,他被带着来到了一个很大的营地里。

    这里有很多和他一样的流民,他跟着人群来到一个施粥的地方,只要说一句我是大乾子民,就可以领到一碗粥。

    粥虽不多,可李大壮觉得它是自己一辈子来吃过最美味的食物,这些日子,他生吃野菜,树皮,天晓得他已经很多天没吃过米饭了。

    虽然很奇怪为什么每次领吃的时候,要说一句我是大乾子民,但是李大壮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错。

    过了几天,等营地里流民逐渐变多,快要装不下的时候,他和那些流民又被带着朝南而去,好在一路上同样有吃的。

    就这样走了几天,他们来到江边,很快他就看到了这辈子最神奇的一扇门,那扇门高高耸立在江边,散发着莹莹的光辉。

    很多流民在围绕着建设城墙,周围更有一座座军营,军营里每天有士兵在训练,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队士兵出来巡逻。

    李大壮原来以为他和那些流民一样被抓过来服徭役,建城墙,哪知道不是。

    进入正在建设的城墙里面,他和那些一起来的流民被召集起来,然后带到一处空地上,围成一圈,很快就有一个人过来在那边讲话。

    那个人说,以后他们不再是大汉子民,而是新朝大乾的子民。

    乾,大哉乾元,万物更新。

    作为新朝的子民他们不需要服劳役,不需要被征收苛捐杂税,每个人还会分得五亩地让种,最后收成取一半就可。

    大道理李大壮暂时听不懂,在这座新的营地里面,李大壮又学会了写大乾两个字,不写不行,不写不给饭吃,第一次写不出来,他可是被整整饿了半天,那滋味不好受。

    等到他第三次写出来的时候,他被发了个木牌子,木牌子背面的字他认识,是他刚学会的大乾两个字。

    前面的字很小,他就不认得了,写字的人告诉他,这是他的籍贯,代表了大乾子民的身份,如果丢失了,要来补办。

    收到木牌子后,李大壮爱不释手,他用一跳麻绳穿起来,围在脖子上,然后告诉自己,这样就不会丢了。

    第二天,他被带到了那座高高耸立的大门之前,大门前面摆放着两张桌子,每张桌子前坐着两个人。

    其中一人维持秩序,让队伍不乱,另外一人坐着对照每个人的木牌子。

    当李大壮到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在,人流排成两排,一排进,一排出,他在进的那一排排队等候。

    李大壮仔细打量进出的人,进去的人大都和他一样,面带好奇,现在他和其他人一样已经不怕这里的官兵了,这里的官兵都很好,不像传说中穷凶极恶。

    而出来的人个个面带喜色,李大壮暗自嘀咕,进去一会,出来了高高兴兴,难道里面还有宝贝不成。

    心中期待着,很快就轮到了他。

    李大壮既期待又带着一点紧张跨入了大门,当他踏入大门的时候,一股暖流流淌到他的全身。

    他不知不觉地挺直了腰杆,这些年劳作下来的腰酸背痛,腿风湿全都不见了,还不等他感叹神奇的时候。

    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冥冥中仿佛有一道声音,又或者没有,但是他就是知道,就是懂得了,神门传递过来的信息。

    他竟然年轻了十岁,往后的寿命也变得多了10岁,神门告诉他,他能够活到103岁,李大壮不敢相信。

    但是他看看前面,再转身看看后面,那些刚才一个样子,现在一个样子,全都变年轻了的人,他不敢不相信。

    原来那些回来的人,个个面带喜色,是真的得了宝贝啊,李大壮狠狠捏了自己一把,咧开嘴大笑了起来。

    在门户的这边,李大壮等待了半天,然后同其他人,一起穿过传送门回去。

    第二天,他又被带到了不同的地方,在这里,他和其他人一样,还是围坐在一起听别人讲话。

    那些人告诉他,这样的神门天地间有九道,这是他知道的信息,因为穿越神门的时候,神门已经告诉他了。

    然后那些人又说,其他的八道门都是其他人的,不属于他们,必须打跑那些人,他们才能再次享受神门的洗礼。

    而今天在这里,他们这些人就要面临选择,是选择当士兵,练好本事上阵杀敌,还是在后面种地,种出粮食支持国家去打仗。

    不管是什么选择,只要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国家的,就会得到贡献点,等以后国家把神门占领后,他们这些人凭借贡献点就可以享受第二次洗礼。

    听上面传下来的消息说,第二道神门能让人再多活50岁。

    选择的不同代表贡献的不同,李大壮很想去当兵打仗,因为那是贡献最高的,而且自己死了,贡献点还能传给自家孩子。

    可是最后,李大壮还是选择了种地,不是他胆小,而是种地他是把好手,打仗他不会啊。

    选择过后,李大壮又跟着背诵了三条法律,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刑。

    然后,第二天,他就跟着那些同样选择种地的人一路南下,说是要去长沙郡屯田。

    孙文是豫州颍川的一个寒门子弟,曾在颍川学院旁听过,都说荆襄多俊才,所在他在年初的时候把游学地点放在了南方的荆州。

    不想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他被黄巾当成流民给裹挟了,在宛城归入韩信的势力后,他也被客气地请往了更南边。

    是的,在孙文看来,韩信的势力确实是客气地请他们这些黄巾降兵去南方的,虽然不打不骂,但是想返回家乡还不行。

    吃饭前要先说一句我是大乾子民,乖乖不得了,这伙势力比黄巾更加胆大包天,直接建国了。

    对于韩信势力这种根基未立还当出头鸟的行为,孙文是又鄙视又担心他自己的下场,毕竟他现在也算是这股势力中的一员。

    在宛城黄巾降兵中,像孙文这般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比较多,他们被友好的劝退后,也跟着来到了江边的营地。

    和李大壮一样,他看见那高高耸立的传送门也是目瞪口呆。

    在这里,有一点和李大壮不同的是,孙文毕竟识文断字,他不像李大壮混混沌沌的,他很注意观察周边环境。

    来到江边营地后,孙文就发现那些认识字的人,待遇比其他人好了很多,也算是进入了韩信组织的高层。

    原先,在孙文看来,等大汉朝对付完北面的黄巾后,就会把目光投向他们这些造反派,所以虽然他没有反抗,和其他人一样有一口吃一口,有一天过一天,但是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加入这方造反势力,为韩信军团出谋划策,提供帮助。

    可是在经历过传送门的神奇后,心中总有一股不甘,催使着他不想得过且过,孙文知道,如果神门的存在被大汉朝高层知道后。

    等以后大汉朝的势力攻克了韩信的势力,能享受神门福利的必定是大汉高层,和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

    所以在想了几天后,孙文主动像营地的负责人说自己识文断字,愿意加入他们。

    审核比孙文预想的更加简单,他晌午提出要求,午时过后,就有人来通知他算是加入了韩信势力。

    韩信的势力这时候,确实比孙文想象中更加缺乏政治人才。

    孙文加入后,首先了解了这方势力是韩信的,他这个时候也被告知韩信的真实身份是秦末汉初的淮阴侯韩信。

    这条信息,孙文虽然震惊,但不管他相不相信,聪明人总是先把疑问放在心底,然后,上头又告诉他说,韩信已经打败并且击杀了大汉名将朱儁和皇甫嵩,在这消息传递开来后加上汉朝的反应时间,他们有一段时间的和平时期。

    他们这类人,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收拢周边的流民,然后组织流民去南方屯田。

    孙文在这里学习到了屯田的知识,这种和当前井田制迥然不同的种田法,让孙文对上面提出这种政策的人顿时惊为天人。

    问明是韩信流传下来的,孙文又产生了新的疑惑,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淮阴侯提出这种利国利民的农业政策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尤其是听了大汉两大名将身死和屯田策,孙文对自己这方势力的前景看好了一点,不再像刚加入时是逼不得已和不甘心。

    所以,他变得更加勤奋,努力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教导不懂写字的流民写大乾两个字,教导选择南下屯田的流民耕地知识和养猪知识。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