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被看上的茶叶(/)

    最新网址:www.xs.fo

周益民到钢铁厂上班,刚在办公室坐下,泡好一杯热茶,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推开了。

    他抬头一看,是周大忠。周益民放下手里的茶杯,笑着问道:“大忠,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周大忠站在门口,双手在衣角上蹭了蹭,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眼神有些闪躲,半天没说出话来,一副扭扭捏捏的样子。

    周益民见他这副模样,心里大概猜到他是有难处,便再次开口:“大忠,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咱们都是自家人,有啥不能说的?”

    毕竟以他和周大忠的关系,论辈分周大忠得叫他十六叔,平时相处也亲如兄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拘谨。

    周大忠这才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气,低声说道:“十六叔,我媳妇淑敏……刚刚查出怀孕了。我就想着多买点肉给她补补身子,但是现在这情况你也知道,太困难了。就算手里有肉票,也未必能买到肉。”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肉票的话,我手里还有一点,可现在的肉基本上都是供不应求。除非是天还没亮就去供销社门口排队,才有可能买到,而且还只是‘有可能’而已,去晚了连汤都喝不上。”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脸上满是无奈。

    周益民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拍了拍周大忠的肩膀:“大忠,你小子不错啊!这可是大好事!”

    周大忠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脸上泛起红晕,尴尬地笑了笑:“嘿嘿,这不是刚查出来嘛,心里也挺高兴的。”

    周益民看着他憨厚的样子,心里也替他开心,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这样吧!我今天晚上拿点肉过去,到时候大家顺便聚一聚,热闹热闹。”

    周大忠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忙上前一步,感激地说道:“十六叔,谢谢你啊!真是太麻烦你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能有现在的日子,全靠周益民帮忙。

    当初能进钢铁厂,是周益民引荐的,后来能当上股长,更是周益民在背后鼎力支持。

    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如今家里有了喜事,还能得到周益民的照顾,让他心里暖烘烘的。

    周益民摆了摆手:“跟我客气啥,都是同村人,你媳妇怀孕是大喜事,理应庆祝庆祝。晚上你就别再去排队了,安心等着我就行。”

    周大忠重重地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这才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周益民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里盘算着晚上该带些什么,既要让淑敏补好身子,也得让这顿聚餐热闹起来。

    收回思绪,周益民翻开桌上的文件夹,开始处理积压的文件。

    一份份文件堆在桌上,需要他仔细审阅、签字批复。

    他时而眉头紧锁,对着报表上的数据反复核算,时而拿起笔,在文件边缘写下具体的处理意见。

    时而又拨通内线电话,跟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沟通细节。

    就这样,周益民完全沉浸在工作中,窗外的阳光渐渐升高,又缓缓西斜,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放下手中的笔,他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望着桌上依旧还有不少的文件,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现在都有点怀念当股长的日子。

    那时候,管辖的范围小,手头上的事情也少,每天处理完固定的工作,还有不少空闲时间能喝喝茶、聊聊天。

    可自从当上科长之后,感觉就像被上了发条,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从生产调度到人员管理,方方面面都得操心。

    别说偷懒几天,就算是想准时下班,都得提前把手里的活儿捋顺、安排妥当才行。

    如果让别人知道的话,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到了午饭时间,周益民去厂里的食堂简单吃了点饭,一荤一素配着两个馒头,匆匆解决了午饭。

    回到办公室,他把折迭床支起来,盖上薄毯子,打算休息一下养养精神。连日来的忙碌让他身心俱疲,刚躺下没多久,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周益民向来有点起床气,被人打扰了午睡,眉头瞬间拧了起来,迷迷糊糊地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不懂规矩。

    可当他睁开眼,看清推门而入的人时,顿时没了脾气,连忙从折迭床上弹坐起来,手忙脚乱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快步迎了上去:“胡厂长,您怎么来了?”

    胡厂长手里拿着个搪瓷缸,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摆了摆手:“小周啊,没打扰你休息吧?我就是路过,进来看看。”

    周益民心里明镜似的,胡厂长身为一厂之长,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哪会真的“路过看看”。

    但他也不说破,脸上堆起笑意,热情地招呼道:“胡厂长您说笑了,您能来是我的荣幸,快请坐。”

    说着便把胡厂长引到办公桌旁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则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一个锡制茶叶罐。

    这茶叶罐看着不起眼,打开时却飘出一股清冽的茶香。

    周益民捏了一小撮茶叶放进胡厂长的搪瓷缸里,冲上热水,嫩绿的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茶汤很快染上一层淡淡的黄绿色。

    “胡厂长,尝尝我这茶叶,朋友送的,味道还不错。”

    胡厂长端起搪瓷缸凑到鼻尖闻了闻,眼睛顿时亮了。

    这茶叶他认得,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好茶,叶片完整、香气醇厚,就连他手里都没多少存货,平时得省着喝,没成想周益民手里竟有这么好的茶叶,还拿出来招待自己。

    他心里顿时冒出个不太好意思的念头,想开口讨点回去,可转念一想还有正事,便先按捺住,抿了口茶说道:“好茶,果然是好茶。”

    品过茶,胡厂长放下搪瓷缸,神色渐渐严肃起来,终于忍不住开口:“益民,有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周益民心里一凛,知道正题来了,端正坐姿应道:“胡厂长,请说。”

    “益民,刚刚上级领导找我谈话,说咱们厂生产的小型烘干机在国外很受欢迎,想让咱们扩大生产规模。”胡厂长缓缓说道,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

    “你也知道,厂里的产能就这么多,总不能停掉别的产品,专门生产小型烘干机吧?毕竟其他产品也能赚外汇。”

    他抬眼看向周益民,带着询问的语气:“你说我应该怎么决定?”

    周益民其实在胡厂长提到小型烘干机时,就差不多猜到他想说什么了。

    他沉思片刻,给出一个中肯的意见:“胡厂长,我觉得小型烘干机可以考虑再开一个专门的厂子来生产。为了它停掉其他产品,实在不太划算。”

    “您想啊,小型烘干机的市场就那么大,就算现在受欢迎,也总有饱和的一天。”

    “可咱们厂其他产品不一样,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长期稳定赚钱。要是为了短期利益停掉它们,万一被其他厂子抢占了市场,再想夺回来就难了。”

    胡厂长听完,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

    他也是这么想的,钢铁厂现在的不少产品都是香饽饽,多少厂子盯着呢,要是自己这边松了手,别人肯定会趁机分一杯羹。

    “你说得挺有道理,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周益民笑了笑:“胡厂长过奖了,我就是站在具体生产的角度说说看法。”

    胡厂长端起搪瓷缸又喝了口茶,心里那点关于茶叶的小念头又冒了出来,他看着周益民手里的茶叶罐,嘿嘿笑了两声:“益民啊,你这茶叶是真不错……”

    周益民一看他这表情就明白了,爽快地把锡制茶叶罐递了过去:“胡厂长要是喜欢,这茶您就拿去喝。”

    胡厂长眼睛更亮了,也没客气,接过来掂量了一下,满意地笑了:“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头让我家那口子给你做点酱肉送过来。”

    “您太客气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关于扩大生产的细节,胡厂长这才拿着茶叶罐乐呵呵地走了。

    周益民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转身坐回办公桌前,继续处理没完成的工作。

    胡厂长捧着那罐茶叶,脚步轻快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刚一进门,就把茶叶罐小心翼翼地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像是得了个宝贝。

    他在椅子上坐定,指尖还残留着茶叶的清香,心里那点犹豫彻底消散了。

    他伸手拿起办公桌上的黑色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转了几圈,接通了上级领导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小胡,你是考虑清楚了吗?”

    胡厂长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领导,我想清楚了。还是麻烦您协调一下,另外开一个小型烘干机厂吧!”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后背往椅背上一靠,紧绷的肩膀也垮了下来。

    电话那头的领导显然没料到他会是这个答案,沉默了片刻,语气里带着点小小的震惊:“你确定?”要知道早上通电话的时候,胡厂长的态度还十分强硬,坚持要把小型烘干机的扩大生产放在钢铁厂内部,说什么也不肯另开新厂,没想到这才几个小时,态度就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胡厂长笑了笑,解释道:“确定。刚刚跟底下人聊了聊,觉得另开新厂确实更合适,既能保证小型烘干机的产量,又不影响钢铁厂其他产品的生产,两头都不耽误。”

    领导一听,也松了口气,这样最好,胡厂长能自己想明白,总比他强硬出手要好得多:“好,既然你想通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会尽快安排人去考察选址,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那就多谢领导了。”胡厂长连忙道谢。

    “谢什么,都是为了工作。”领导说完,便挂断了电话,开始着手安排后续的事情。

    胡厂长放下电话,看着桌上的茶叶罐,嘴角忍不住向上扬。

    放下电话,上级领导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心里清楚,扩大小型烘干机生产是眼下的重要任务,既然胡厂长那边已经松口同意另开新厂,那接下来就得尽快落实。

    他想起上次有个类似的项目,就是找了一家效益不好的厂子改造后投入生产的,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节省了重新建厂的成本和时间,效果很不错。

    这次也不妨照此办理,找一家效益不好的厂,改造成能生产小型烘干机的厂,这样既能快速投产,又能解决那个厂子的困境,可谓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秘书办公室的号码:“小陈,你过来一下,把最近整理的效益不好的工厂名单给我拿过来。”

    “好的,领导,我马上就来。”电话那头传来秘书小陈恭敬的应答声。

    没过几分钟,办公室门就被敲响了,秘书小陈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来,恭敬地将文件夹放在领导面前的办公桌上:“领导,您要的效益不好的厂的名单都在这里了,我按照亏损程度做了排序。”

    领导点了点头,示意小陈放下文件夹可以出去了。

    待小陈离开后,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详细的名单,上面罗列着十几家工厂的名称、地址、主要产品以及最近一年的效益情况。

    这些厂子大多是因为产品老旧、管理不善或者市场萎缩等原因,陷入了亏损的困境,有的甚至已经半停产状态。

    领导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名单,眉头微微皱起,仔细筛选着合适的目标。

    他需要找一家地理位置合适、厂房和设备还能利用、工人基础也还在的厂子,这样改造起来才更顺利,能尽快投入生产。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划过,时不时停下来,看着某家厂子的详细信息,嘴里还小声嘀咕着:“这家位置有点偏,运输不太方便……这家设备太老旧了,改造起来成本太高……”

    筛选了半天,他终于在名单上圈出了几家看起来比较合适的厂子,打算明天让人去实地考察一下,再做最终决定。

    放下名单,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心里踏实了不少,感觉这个事情又推进了一步。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