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2 章 尚方宝剑(/)
最新网址:www.xs.fo
“什么?三月没有进展了还要缓?要缓到什么时候去?缓到你我骨头都烂了去不成?”许焕章闻言有些生气,袖袍下他紧紧捏着拳头。
“户部的行文已来催促了两次,陈府台预备缓到何时?是不是也该给我一个准数才是?”
“吏部发布的考成法不知陈知府可仔细看了没有,若是一年之内交不嘉兴府正确鱼鳞册可是要问罪的。”
那些人要是永远都不乐意,那是不是这土地就永远都别清丈了?
朝廷就该吃这个亏呗?
“这我也不知道啊。”
陈景明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朝廷确实是发了个什么考成法没错,可如今别的州府都没动静。
他有什么好怕的?
朝廷还能把整个江南、南直隶的官儿全部卸了啊?
“许郎中本府知道你着急,本府只有比你更急的,可有什么办法呢,这种事情我说了也是不算的嘛。”
谁让你没事找事当显眼包,非要给陛下出清丈田亩的馊主意。
这时候着急也晚了呀。
“陈知府。”
李瑜在许焕章发火之前,微微地往前站了站。
“小人来的时候,鲁抚台让小人给陈知府带了首诗来。”
他从怀里掏出信封来,恭恭敬敬地递给陈景明。
陈景明虽然疑惑好端端的,鲁巡抚怎么还想起自己这号人物来了。
不过他还是立马接过了信件,只见信上写道。
“金枷玉锁缚身心,岂是当初赤子情?”
“霜刃悬头寒侵骨,迷途知返灯未灭。”
看完这首诗以后,陈景明的脸色立刻就白了。
难不成他做的那些事,鲁巡抚全都知道了不成?
这信怎么也是做不得假的,因为这上头印着的可不就是巡抚的官印吗?
伪造官印可是重罪,许焕章这个初入仕途的家伙可不敢。
再说他才刚来浙江不久,怎么可能请得到松江的资深账房?
大雍的巡抚大多加了都察院衔,这代表他们可以直接弹劾知府、知州、知县等地方官员。
而且但凡是遭巡抚弹劾过的知府,几乎都没有喊冤的机会。
有良心的刑部都察院还查一查,没良心的直接罢官下狱。
反正那卷宗上,只需要写一句证据确凿也就罢了。
李瑜见状便知道,自己又猜中了贪官的心思。
“抚台大人说,这清丈田亩是利国利民的的好事。”
“若嘉兴府能在此事之中,做到一个带头的好作用,那过往的事情便可以既往不咎。”
陈景明闻言额头的冷汗瞬间直下,手中的信件都有些微微颤抖。
鲁巡抚的手段,他可是都知道。
若真被弹劾自己肯定是有牢狱之灾的,到时候落到都察院手里去还好。
万一进了刑部大牢……
想想自己犯过的那些事儿,陈景明承认自己确实是怂了。
许焕章:“……”
啥也不知道的鲁巡抚,莫名其妙的就给人承诺了这么多。
不知以后知晓了,又会是如何心情?
这下子陈景明也不说去废什么口舌,腰不疼腿不酸也不忙了,甚至都不需要再等到第二天什么的。
他立刻就去集结官吏,愿意亲自带人去干活儿了。
许焕章全程看得是一愣一愣的,这个只知道打官腔的懒官儿,这就听话地开始干活儿了?
“李部堂,您真了不起。”
他确实是不敢伪造官印,可是刑部尚书李瑜他敢啊。
何况那也不是伪造。
明明就是李瑜让赵铁衣,将盖有鲁巡抚官印的纸小心裁下来,经过处理以后粘在了写了诗的纸上。
陈景明做贼心虚,仓皇之间自然不会思量得过于仔细。
他干了坏事儿当然会受到惩罚,只不过得先把该办的事儿都办完了再说,毕竟临时再换个干活儿的来浪费时间。
到时候功过相抵,陈景明他还得谢谢李瑜今日给他这么好的机会呢。
李瑜沉声道:“像陈景明这种官儿还吓得到便也就罢了,若是吓不到的到时候就得杀鸡儆猴。”
他看着许焕章没有说话,示意他好好想想该如何杀鸡儆猴。
许焕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嘉兴府下辖数县,总有那冥顽不灵的官吏豪强,或许可以挑一个最刺头的弹劾罚之?”
若是没有官身的就直接下狱判刑,最好是用板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得他们血肉横飞起到震慑效果。
有官身的便直接弹劾,那些闹事的普通百姓也不能放过。
若是轻轻放过,就会有越来越多普通百姓被怂恿着闹事。
只要闹事没有好处可得还要挨打,便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闹事。
李瑜闻言点头又摇头,见周围没有外人便低声道。
“可以是可以就是太慢了,我今晚便给陛下写封奏疏加急递回京城里头去,求陛下给你赐柄尚方宝剑。”
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只要这威严给立下去,接下来事情不就好办了吗?
“多谢李部堂。”
本来想好好行个礼的,可许焕章怕被人看到让自己对账房行大礼起疑,到时候前功尽弃就没行礼。
只是心里头惦记着,将来若李部堂有难他一定赴汤蹈火。
五日后。
加急的奏疏到了皇帝手里,皇帝二话不说就让人送了尚方宝剑去往江南,给了许焕焕先斩后奏之权。
整个南直隶不管官大官小,在清丈田亩这件事上都得听许焕章的。
“这子璇可真有意思,连哄带骗还带作诗的。”
不过也确实是他疏忽了,只想着许焕章这事儿办得有多难,怎么就不想着给人一柄尚方宝剑?
官职小些倒是无所谓,可权力却绝对不能小。
太子赵明道:“若不是子璇走时也没想起来这事儿,只怕这陈知府的脑袋已经可以当蹴鞠满地踢了。”
李瑜这人看着温和有礼,实际上遇到事儿就会很不耐烦。
他不爱解决麻烦,他有点爱解决造成麻烦的人。
“听说崔先生这几日心情不错?”
将李瑜的奏疏压到箱底,赵翊忽然说起了崔延龄。
“子璇病得如此重,崔先生的心情自然就好。”赵明眼珠子转了转,忽然笑道:“倒是寇朋貌似心情不佳。”
“几次去李家登门拜访想探病来着,只不过每次都被婉拒了,儿臣觉着他倒也有几分真心。”
哪怕是装的,那也装得比另外几个好。